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学(机械设计基础理论)论文--机械摩擦、磨损与润滑论文--润滑论文

含WS2铜—钢双金属无铅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9页
1 绪论第9-24页
    1.1 引言第9页
    1.2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发展概况第9-13页
        1.2.1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发展第9-11页
        1.2.2 铜基粉末冶金固体自润滑材料分类及特性第11页
        1.2.3 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基体强化第11-13页
    1.3 固体润滑组元第13-16页
        1.3.1 固体润滑组元的特性第13页
        1.3.2 常见的固体润滑剂第13-16页
    1.4 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种类与发展第16-20页
        1.4.1 铜基含铅固体自润滑材料第16-17页
        1.4.2 铜基无铅固体自润滑材料第17-18页
        1.4.3 粉末冶金制备钢-铜双金属固体自润滑材料第18-20页
    1.5 轴承、轴瓦材料基本设计原则第20页
    1.6 铜基无铅固体自润滑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0-21页
    1.7 摩擦磨损第21-22页
    1.8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2-24页
        1.8.1 研究目的第22页
        1.8.2 研究内容第22-24页
2 试验与分析检测方法第24-29页
    2.1 研究方案及步骤第24-25页
    2.2 原材料的选择第25-27页
        2.2.1 铜合金基体的选择第25-26页
        2.2.2 固体润滑组元的选择第26-27页
        2.2.3 钢背准备及预处理第27页
    2.3 检测分析方法第27-29页
        2.3.1 硬度检测第27页
        2.3.2 金相分析第27页
        2.3.3 X-Ray衍射分析第27-28页
        2.3.4 摩擦表面、亚表面和磨屑观察及能谱分析第28页
        2.3.5 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第28-29页
3 工艺参数对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性能的影响第29-36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材料成分设计第29页
    3.3 材料制备第29-30页
    3.4 初烧工艺第30-32页
        3.4.1 初烧温度第30-31页
        3.4.2 初烧时间第31-32页
    3.5 轧制工艺第32-33页
    3.6 复烧工艺第33-34页
    3.7 铜合金层与钢背结合界面表征第34-35页
    3.8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WS_2的烧结行为及其对材料物理性能的影响第36-45页
    4.1 WS_2的烧结行为第36-42页
        4.1.1 单一WS_2的高温稳定性第36-37页
        4.1.2 WS_2在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中的烧结行为第37-39页
        4.1.3 WS_2在烧结过程中的热力学分析第39-40页
        4.1.4 材料的显微组织第40-42页
    4.2 WS_2含量对铜基无铅固体自润滑材料孔隙度和硬度的影响第42-44页
    4.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5 WS_2对铜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第45-59页
    5.1 摩擦条件第45页
    5.2 湿式润滑条件下WS_2含量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第45-51页
    5.3 干式摩擦条件下WS_2含量对材料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第51-53页
    5.4 无铅自润滑材料与含铅自润滑材料摩擦学性能对比第53-58页
        5.4.1 油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第54-55页
        5.4.2 干摩擦磨损性能对比第55-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5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HI成套公司堆取料机项目进度管理案例研究
下一篇:In2O3/SnO2复合粉末的制备及其高温烧结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