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物理学论文--固体物理学论文--固体性质论文--光学性质论文

红色和近红外长余辉材料的探索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1.1 引言第14页
    1.2 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简述第14-18页
        1.2.1 硫化物系列第14-15页
        1.2.2 铝酸盐系列第15页
        1.2.3 硅酸盐系列第15-16页
        1.2.4 镓酸盐系列第16-17页
        1.2.5 锗酸盐系列第17页
        1.2.6 其他系列第17-18页
    1.3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测试手段第18-19页
        1.3.1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第18页
        1.3.2 亮度第18页
        1.3.3 余辉时间第18-19页
        1.3.4 热释发光第19页
    1.4 Cr~(3+)离子的发光特性第19-20页
    1.5 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第20-24页
        1.5.1 载流子传递模型第20-21页
        1.5.2 隧穿模型第21-22页
        1.5.3 双光子吸收模型第22-23页
        1.5.4 Vk中心模型第23-24页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4-26页
第二章 实验设计及表征方法第26-30页
    2.1 实验原料和设备第26-27页
        2.1.1 实验原料第26页
        2.1.2 实验设备第26-27页
    2.2 实验过程第27-29页
    2.3 表征方法第29-30页
        2.3.1 物相结构第29页
        2.3.2 发光特性第29页
        2.3.3 长余辉特性第29-30页
第三章 Zn元素替代对MgGa_2O_4:Cr~(3+)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0-38页
    3.1 物相结构第30-32页
    3.2 光致发光特性第32-33页
    3.3 长余辉特性第33-36页
        3.3.1 余辉衰减曲线第33-34页
        3.3.2 热释光特性第34-36页
    3.4 结论第36-38页
第四章 Ge元素与Si元素分别替代对ZnGa_2O_4:Cr~(3+)的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第38-48页
    4.1 物相结构分析第38-40页
        4.1.1 Zn_((1+x))Ga_((2-2x))Ge_xO_4:Cr~(3+)样品物相结构第38-40页
        4.1.2 Zn_((1+x))Ga_((2-2x))Si_xO_4:Cr~(3+)样品物相结构第40页
    4.2 光致发光特性第40-44页
        4.2.1 Zn_((1+x))Ga_((2-2x))Ge_xO_4:Cr~(3+)样品光致发光特性第40-43页
        4.2.2 Zn_((1+x))Ga_((2-2x))Si_xO_4:Cr~(3+)样品光致发光特性第43-44页
    4.3 长余辉特性第44-47页
        4.3.1 Zn_((1+x))Ga_((2-2x))Ge_xO_4:Cr~(3+)样品长余辉特性第44-46页
        4.3.2 Zn_((1+x))Ga_((2-2x))Si_xO_4:Cr~(3+)样品长余辉特性第46-47页
    4.4 结论第47-48页
第五章 不同SrCO_3与Si_3N_4的摩尔比对硅基氮化物Sr_2Si_5N_8:Eu~(3+)红色发光材料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第48-52页
    5.1 物相结构第48-49页
    5.2 光致发光特性第49-52页
        5.2.1 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第49-51页
        5.2.2 色坐标(CIE)第51-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6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弹性浮动研磨振动影响因素分析与仿真计算
下一篇:农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基于河北省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