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家畜卫生及防疫论文--家畜流行病学、防疫论文

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分子流行病学及遗传进化研究

致谢第5-10页
摘要第10-15页
英文缩略语表第15-17页
文献综述第17-32页
    1 病原学第17-23页
        1.1 发现及分类命名第17页
        1.2 形态学第17-18页
        1.3 生活周期第18-19页
        1.4 基因组特征第19-20页
        1.5 遗传差异第20-23页
        1.6 体外培养第23页
    2 流行病学第23-28页
        2.1 宿主动物第25-27页
        2.2 传播媒介第27-28页
    3 致病机理第28-31页
        3.1 HGA的发生第29页
        3.2 氧化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减弱第29-30页
        3.3 干扰宿主细胞的凋亡和自噬作用第30页
        3.4 激活蛋白激酶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一部分 嗜吞噬细胞无浆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第32-63页
    引言第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7页
        1.1 样品来源第32页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第32-33页
        1.3 主要仪器第33页
        1.4 硬蜱样品镜检观察第33-34页
        1.5 姬姆萨染色第34页
        1.6 DNA提取第34-35页
            1.6.1 血液基因组DNA提取第34-35页
            1.6.2 羊奶基因组DNA提取第35页
            1.6.3 蜱虫基因组DNA的提取第35页
        1.7 PCR扩增第35-36页
        1.8 PCR产物鉴定第36-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7-58页
        2.1 羊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37-43页
            2.1.1 无浆体PCR结果第37-38页
            2.1.2 羊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38页
            2.1.3 不同品种羊无浆体感染情况第38-40页
            2.1.4 不同地区及不同饲养模式下羊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0-42页
            2.1.5 纵向比较河南洛阳宜阳赵堡乡羊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2-43页
        2.2 羊奶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3-44页
        2.3 牛样品无浆体及梨形虫感染情况第44-47页
            2.3.1 牛血液样品无浆体PCR结果第44页
            2.3.2 牛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4-46页
            2.3.3 牛样品PCR结果与临床症状和血涂片检食结果第46-47页
        2.4 犬血液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7-48页
        2.5 硬蜱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48-54页
            2.5.1 硬蜱种类鉴定第48-53页
            2.5.2 硬蜱样品无浆体感染情况第53-54页
        2.6 长颈鹿无浆体及梨形虫感染情况第54-58页
            2.6.1 发病情况及病理变化第54页
            2.6.2 血常规及生化检查第54-55页
            2.6.3 血涂片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第55-5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8-63页
        3.1 河南、贵州、陕西等地AP感染情况较普遍且存在差异第58-59页
        3.2 河南洛阳宜阳AP感染率较高第59页
        3.3 不同饲养模式下无浆体感染率差异显著第59-60页
        3.4 羊奶样品也存在无浆体感染情况第60页
        3.5 河南许昌某牛场同时存在无浆体病和梨形虫病第60-62页
        3.6 采集自河南等地的硬蜱大部分为长角血蜱第62页
        3.7 首次在长颈鹿血液中检测到AP,及AP和A.bovis的混合感染第62-63页
第二部分 基于16S rRNA及三个编码基因的AP分子发育分析第63-79页
    引言第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3-65页
        1.1 样品来源第63页
        1.2 主要试剂与耗材第63-64页
        1.3 主要仪器第64页
        1.4 PCR扩增第64页
        1.5 PCR产物鉴定第64页
        1.6 测序及结果分析第64-6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5-78页
        2.1 PCR扩增结果第65-66页
        2.2 16S rRNA、gltA、groEL、msp4四个基因阳性率第66-67页
        2.3 基于16S rRNA基因的AP遗传差异分析第67-69页
        2.4 基于gltA基因的AP遗传差异分析第69-71页
        2.5 基于groEL基因的AP遗传差异分析第71-74页
        2.6 基于msp4基因的AP遗传差异分析第74-75页
        2.7 基于16S rRNA基因短片段的AP遗传差异分析第75-7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78-79页
        3.1 不同基因的扩增效率差异较大第78页
        3.2 16S rRNA基因和gltA基因的遗传差异分析表明本研究得到的AP分离株可能存在人兽共患风险第78-79页
        3.3 东亚地区的AP分离株具有一定的地理分离特点第79页
        3.4 本研究得到的部分AP分离株与已报道的分离株差异较大第79页
全文结论第79-80页
创新点第80-81页
附表第81-82页
Abstract第82-83页
个人简历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计算流体力学中的高精度数值计算方法研究
下一篇:半干旱裸露山地群落演替初期侧柏—山毛桃种间互作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