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电法测井概述 | 第11-13页 |
1.2 多分量感应测井理论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13-16页 |
1.3 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偏心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6-17页 |
1.4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17-18页 |
1.5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研究 | 第19-48页 |
2.1 磁偶极子源并矢Green函数 | 第19-34页 |
2.1.1 均匀介质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 | 第19-21页 |
2.1.2 圆柱坐标系下径向成层介质磁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 | 第21-34页 |
2.2 电偶极子源并矢Green函数 | 第34-43页 |
2.2.1 均匀介质电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 | 第34-38页 |
2.2.2 圆柱坐标系下径向成层介质电流源并矢Green函数的矢量本征函数 | 第38-43页 |
2.3 径向成层各向异性介质中谱域内单位源的电磁场 | 第43-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偏心理论方法研究 | 第48-64页 |
3.1 计算多分量感应测井电磁场分布的方法 | 第48-52页 |
3.2 计算多分量感应测井接收线圈响应的方法 | 第52-55页 |
3.3 仪器偏心情况下感应电动势的计算 | 第55-60页 |
3.4 井眼内仪器偏心情况下加快收敛速度的具体处理措施 | 第60-61页 |
3.5 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的响应计算 | 第61-63页 |
3.5.1 z向发射线圈的响应 | 第62页 |
3.5.2 x(或y)向发射线圈的响应 | 第62-63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偏心数值模拟研究 | 第64-85页 |
4.1 模拟多分量感应测井仪器的响应 | 第64-70页 |
4.1.1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与钻井液电导率的关系 | 第65-66页 |
4.1.2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与地层电导率的关系 | 第66-68页 |
4.1.3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与侵入带电导率的关系 | 第68-69页 |
4.1.4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与地层各向异性系数的关系 | 第69-70页 |
4.1.5 结论 | 第70页 |
4.2 模拟柱状成层地层中仪器偏心对阵列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70-79页 |
4.2.1 接收线圈的感应电动势随偏心距离d的变化关系 | 第71-76页 |
4.2.2 仪器在井眼中居中时线圈系几何因子g随井眼直径d_h的变化关系 | 第76-77页 |
4.2.3 线圈系几何因子g随井径d_h及偏心率Φ 的变化关系 | 第77-78页 |
4.2.4 结论 | 第78-79页 |
4.3 模拟柱状成层地层中仪器偏心对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79-85页 |
4.3.1 偏心率Φ 对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80-81页 |
4.3.2 方位角Φ_E 对xx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81-82页 |
4.3.3 钻井液电导率σ_m 对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82-83页 |
4.3.4 地层电导率对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 | 第83-84页 |
4.3.5 结论 | 第84-85页 |
第五章 多分量感应测井正反演方法研究 | 第85-88页 |
5.1 多分量感应测井的正反演方法 | 第85页 |
5.2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快速反演 | 第85-86页 |
5.3 多分量感应测井响应的矫正方法研究 | 第86-88页 |
5.3.1 井眼环境校正 | 第86-87页 |
5.3.2 数据预处理校正 | 第87页 |
5.3.3 软件聚焦处理 | 第87-88页 |
结论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