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并联变流器拓扑及原理 | 第9-10页 |
1.3 并联变流器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共交直流母线的三相变流器并联运行 | 第16-24页 |
2.1 三相变流器数学模型及其控制 | 第16-19页 |
2.2 三相变流器SVPWM调制算法 | 第19-21页 |
2.3 并联变流器环流分析 | 第21-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基于脉宽调制波重构的变流器并联控制方案 | 第24-42页 |
3.1 变流器并联控制策略 | 第24-30页 |
3.1.1 变流器并联运行的控制方式 | 第24-26页 |
3.1.2 龙伯格负载电流观测器 | 第26-28页 |
3.1.3 并联环流抑制策略 | 第28-30页 |
3.2 主从分布式控制的光纤同步通信 | 第30-34页 |
3.2.1 光纤同步通信方案 | 第30-31页 |
3.2.2 主从分布式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 | 第31-33页 |
3.2.3 主从分布式控制通信延时分析 | 第33-34页 |
3.3 主从分布式控制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4-37页 |
3.3.1 三相变流器数学模型基本控制器设计 | 第34-36页 |
3.3.2 并联三相变流器通信延时的稳定性分析 | 第36-37页 |
3.4 基于MATLAB的变流器并联仿真 | 第37-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变流器并联控制 | 第42-56页 |
4.1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 | 第42-44页 |
4.2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变换器 | 第44-48页 |
4.2.1 模型预测控制的三相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44-46页 |
4.2.2 三相变流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 | 第46-48页 |
4.3 基于数值优化算法的模型预测控制寻优 | 第48-51页 |
4.3.1 拉格朗日法来求解二次规划 | 第49-50页 |
4.3.2 基于拉格朗日法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寻优 | 第50-51页 |
4.4 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及仿真 | 第51-55页 |
4.4.1 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 | 第51-52页 |
4.4.2 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模型预测控制仿真 | 第52-55页 |
4.5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实验平台的设计 | 第56-74页 |
5.1 并联系统主电路设计 | 第56-58页 |
5.1.1 交流侧电感的设计 | 第56-57页 |
5.1.2 直流侧电容的设计 | 第57-58页 |
5.2 并联控制系统控制电路设计 | 第58-65页 |
5.2.1 并联控制系统控制核心设计 | 第59-62页 |
5.2.2 并联控制系统ADC采样调理电路 | 第62-63页 |
5.2.3 并联控制系统保护电路 | 第63-64页 |
5.2.4 并联控制系统通信电路 | 第64-65页 |
5.3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65-70页 |
5.3.1 DSP程序设计 | 第65-66页 |
5.3.2 FPGA程序设计 | 第66-70页 |
5.4 实验平台搭建及实验结果分析 | 第70-7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4-7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4页 |
6.2 展望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