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1.1 气象观测 | 第11-12页 |
1.1.2 地理信息系统 | 第12-14页 |
1.1.3 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现状 | 第16-18页 |
1.2.3 张掖市业务平台现状 | 第18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系统关键技术 | 第21-27页 |
2.1.NET技术 | 第21页 |
2.2 系统构架 | 第21-22页 |
2.3 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 | 第22-23页 |
2.3.1 Arcgis Engine | 第22-23页 |
2.3.2 ArcGIS Engine组件逻辑的划分 | 第23页 |
2.4 地理信息系统的二次开发 | 第23-24页 |
2.5 数据库技术 | 第24-26页 |
2.5.1 数据库系统 | 第24-25页 |
2.5.2 MS SQL Server | 第25-26页 |
2.6 总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张掖市气象信息查询预警平台需求分析 | 第27-39页 |
3.1 系统总体需求 | 第27-28页 |
3.2 功能需求 | 第28-37页 |
3.2.1 数据采集功能 | 第28-29页 |
3.2.2 气象数据入库功能 | 第29-30页 |
3.2.3 基础地理信息获取 | 第30-31页 |
3.2.4 自动站要素查询结果可视化 | 第31-32页 |
3.2.5 资料检索功能 | 第32-35页 |
3.2.6 气象预警功能 | 第35-37页 |
3.3 非功能需求 | 第37-38页 |
3.3.1 可靠性 | 第37-38页 |
3.3.2 可扩展性 | 第38页 |
3.3.3 易用性 | 第38页 |
3.3.4 易维护性 | 第38页 |
3.3.5 容错性 | 第38页 |
3.4 总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张掖市气象信息查询预警平台概要设计 | 第39-46页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第39-41页 |
4.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1-44页 |
4.3 总结 | 第44-46页 |
第五章 张掖市气象信息查询预警平台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6-61页 |
5.1 数据获取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6-47页 |
5.2 数据质量控制入库模块的详细设计与实现 | 第47-51页 |
5.2.1 数据质量筛选 | 第47-48页 |
5.2.2 标准气象数据数据源构建 | 第48-49页 |
5.2.3 气象数据入库实现 | 第49-51页 |
5.3 基础地理信息获取 | 第51页 |
5.4 自动站要素查询结果可视化 | 第51-52页 |
5.5 资料检索功能 | 第52-56页 |
5.5.1 自动站单要素查询 | 第52-53页 |
5.5.2 自动站单站多要素查询 | 第53-55页 |
5.5.3 多站多要素查询 | 第55页 |
5.5.4 数据导出 | 第55-56页 |
5.6 气象预警功能 | 第56-60页 |
5.6.1 重要天气预警定义 | 第56-57页 |
5.6.2 预警配置信息管理 | 第57-58页 |
5.6.3 预警轮询查询 | 第58-60页 |
5.7 总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张掖市气象信息查询预警平台测试 | 第61-72页 |
6.1 数据采集模块的测试 | 第61页 |
6.2 数据入库模块的测试 | 第61-62页 |
6.3 基础地理信息获取测试 | 第62-64页 |
6.4 自动站要素查询结果可视化测试 | 第64-67页 |
6.5 资料检索功能测试 | 第67-69页 |
6.5.1 自动站单要素查询功能测试 | 第67页 |
6.5.2 自动站单站多要素查询功能测试 | 第67-68页 |
6.5.3 多站多要素查询功能测试 | 第68-69页 |
6.5.4 数据导出功能测试 | 第69页 |
6.6 气象预警功能测试 | 第69-70页 |
6.6.1 重要天气预警定义测试 | 第69-70页 |
6.6.2 预警配置信息管理测试与预警轮询查询测试 | 第70页 |
6.7 总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3页 |
7.1 总结 | 第72页 |
7.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