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热炉电极升降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2章 矿热炉生产过程理论概述 | 第14-21页 |
2.1 矿热炉工艺流程 | 第14-15页 |
2.2 矿热炉生产设备 | 第15-17页 |
2.2.1 机械设备 | 第16页 |
2.2.2 电气设备 | 第16-17页 |
2.3 矿热炉的电气特性分析 | 第17-20页 |
2.3.1 矿热炉电气系统的组成 | 第17-18页 |
2.3.2 矿热炉电气特性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矿热炉电极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33页 |
3.1 矿热炉电极自动升降控制方法 | 第21-23页 |
3.1.1 矿热炉电极升降流程 | 第21-22页 |
3.1.2 矿热炉电极升降过程控制对象 | 第22-23页 |
3.2 矿热炉电极自动控制方案 | 第23-24页 |
3.3 液压调节装置的数学模型 | 第24-26页 |
3.4 矿热炉电极参数计算 | 第26-29页 |
3.4.1 一些简化 | 第26-27页 |
3.4.2 矿热炉电极控制系统二次侧参数计算 | 第27-29页 |
3.5 建立矿热炉三相电极电流-位置模型 | 第29-32页 |
3.5.1 模型结构的确立 | 第29-30页 |
3.5.2 模型的辨识与验证 | 第30-3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矿热炉电极升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第33-48页 |
4.1 算法的设计 | 第33-41页 |
4.1.1 内模控制原理 | 第35-36页 |
4.1.2 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36-37页 |
4.1.3 内模控制鲁棒性分析 | 第37-40页 |
4.1.4 内模控制器与经典反馈控制的关系 | 第40-41页 |
4.2 矿热炉内模控制器的设计 | 第41-4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8-50页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