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三) 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加快对外投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第14-20页 |
一、对外投资对我国的经济效应 | 第14-16页 |
(一) 宏观效应 | 第14页 |
(二) 中观效应 | 第14-16页 |
(三) 微观效应 | 第16页 |
二、现阶段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必要性 | 第16-18页 |
(一) 融入国际分工的需要 | 第16-17页 |
(二) 加快经济发展的需要 | 第17页 |
(三) 缓解贸易顺差的需要 | 第17-18页 |
(四) 培育大型跨国公司的需要 | 第18页 |
三、现阶段加快我国对外投资的可能性 | 第18-20页 |
(一) 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 第18页 |
(二) 国内企业加速发展 | 第18-19页 |
(三) 金融危机带来新机遇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对外投资的特点 | 第20-34页 |
一、对外投资总量迅速增长 | 第20-22页 |
二、主要流向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避税地 | 第22-25页 |
三、集中分布于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采矿业等产业部门 | 第25-28页 |
四、投资主体地区分布不平衡 | 第28-30页 |
五、投资方式多元化,跨国并购成为主要形式 | 第30-31页 |
六、国企是主力军,有限责任公司迅速增加 | 第31-34页 |
第四章 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4-43页 |
一、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民营企业参与不够 | 第34-35页 |
二、投资区域选择有限 | 第35-36页 |
三、投资产业、行业结构选择狭窄 | 第36-37页 |
四、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缺乏优秀人才和核心技术 | 第37-38页 |
五、国家管理制度滞后,政策不配套 | 第38-40页 |
(一) 对外投资宏观管理难以满足需求 | 第38-39页 |
(二) 对外投资项目审批的环节偏多,效率低下 | 第39页 |
(三) 外汇审批制度手续复杂,时间长 | 第39-40页 |
(四) 项目人员出入境管理滞后,影响效率 | 第40页 |
(五) 政策体系存在差异,不能实现相同的公民待遇 | 第40页 |
六、相应的配套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40-43页 |
(一) 对外投资法律体系不健全 | 第40-41页 |
(二) 对外投资融资体系不健全 | 第41页 |
(三) 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 | 第41页 |
(四) 行业组织发育不健全 | 第41-43页 |
第五章 解决我国对外投资问题的对策 | 第43-52页 |
一、制定实施对外投资的战略规划 | 第43-44页 |
(一) 制定政府对外投资战略规划 | 第43页 |
(二) 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 第43-44页 |
二、合理选择投资地区和投资行业 | 第44-46页 |
三、进一步培育核心竞争力 | 第46-47页 |
(一) 培育先进技术 | 第46页 |
(二) 实施品牌战略 | 第46-47页 |
(三) 培养和吸收优秀人才 | 第47页 |
四、积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保障体系 | 第47-49页 |
(一) 进一步完善有关法律体系 | 第47-48页 |
(二) 加大对外投资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 第48-49页 |
五、加快建设对外投资公共服务平台 | 第49页 |
(一) 构建信息咨询服务平台 | 第49页 |
(二) 构建技术和法律支持平台 | 第49页 |
六、构筑对外投资的风险评估与防范体系 | 第49-52页 |
(一) 正确认识和对待对外投资中潜在的金融风险 | 第50页 |
(二) 提供外交支持,化解政治风险 | 第50页 |
(三) 积极发展海外投资保险业务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