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相关工作 | 第12-15页 |
1.4 研究的内容与工作 | 第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隐私保护 | 第16-21页 |
2.1 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 | 第16-19页 |
2.1.1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第16-17页 |
2.1.2 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 | 第17页 |
2.1.3 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 第17-19页 |
2.2 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性需求 | 第19页 |
2.3 无线传感器隐私保护 | 第19-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用于抵御方向性攻击的最短路径以及假包注入的基站位置保护策略 | 第21-34页 |
3.1 网络与攻击模型 | 第21-22页 |
3.1.1 网络模型 | 第21-22页 |
3.1.2 攻击者模型 | 第22页 |
3.2 普通基于最短路径方法的分析与缺陷 | 第22-28页 |
3.2.1 问题描述 | 第23-24页 |
3.2.2 方向性攻击 | 第24-28页 |
3.3 Sink隐私保护策略 | 第28-33页 |
3.3.1 方法概述 | 第29-30页 |
3.3.2 理论分析 | 第30-32页 |
3.3.3 抵御其他方式的攻击理论分析 | 第32-33页 |
3.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实验模拟 | 第34-44页 |
4.1 Matlab模拟路由协议 | 第34-41页 |
4.1.1 场景设定 | 第34页 |
4.1.2 虚假sink位置部署 | 第34-35页 |
4.1.3 传输延迟 | 第35-36页 |
4.1.4 能量消耗 | 第36-39页 |
4.1.5 安全时间 | 第39-41页 |
4.2 NS-2模拟路由协议 | 第41-43页 |
4.2.1 参数设定 | 第41-42页 |
4.2.2 传输时延 | 第42-43页 |
4.3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 | 第44-46页 |
5.1 主要创新点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附件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