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物性传感器信息的车辆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开发的意义 | 第14-15页 |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7-25页 |
2.1 多物性传感器信息融合 | 第17-19页 |
2.1.1 单一传感器系统 | 第17页 |
2.1.2 多物性传感器系统 | 第17-18页 |
2.1.3 多物性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 | 第18页 |
2.1.4 多物性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体系架构 | 第18-19页 |
2.2 MODBUS协议及编程 | 第19-23页 |
2.2.1 Modbus协议简介 | 第19-21页 |
2.2.1.1 标准网域转输 | 第20页 |
2.2.1.2 非标网域转输 | 第20页 |
2.2.1.3 呼叫与反馈 | 第20-21页 |
2.2.2 Modbus模式 | 第21-22页 |
2.2.2.1 ASCII模式 | 第21页 |
2.2.2.2 RTU模式 | 第21-22页 |
2.2.3 Modbus消息帧 | 第22-23页 |
2.2.3.1 ASCII帧 | 第22页 |
2.2.3.2 RTU帧 | 第22-23页 |
2.2.3.3 地址域 | 第23页 |
2.2.3.4 功能域 | 第23页 |
2.2.3.5 数据域 | 第23页 |
2.2.3.6 校验域 | 第23页 |
2.3 MVC++ 可视化编程软件 | 第23-24页 |
2.3.1 Developer Studio | 第24页 |
2.3.2 MFC | 第24页 |
2.3.3 Platform SDK | 第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5-37页 |
3.1 系统运用场所概况 | 第25-27页 |
3.1.1 车辆管理系统运用场所的平面布置 | 第25-26页 |
3.1.2 车辆管理系统运用场所的道路编号 | 第26-27页 |
3.2 车载物品的分类 | 第27-28页 |
3.3 现场管理的总体需求 | 第28-29页 |
3.4 系统用例分析 | 第29-34页 |
3.4.1 检入人员用例分析 | 第29-32页 |
3.4.2 检出人员用例分析 | 第32页 |
3.4.3 系统管理员用例分析 | 第32-34页 |
3.5 车辆管理系统硬件构建需求 | 第34-35页 |
3.6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 | 第3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 | 第37-61页 |
4.1 适合车载物品探测的传感器选择 | 第37-38页 |
4.2 各种传感器的不同表征参数 | 第38页 |
4.3 多物性传感器信息融合方式设计 | 第38-47页 |
4.3.1 散粒性堆积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39-41页 |
4.3.2 散粒性成包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1-43页 |
4.3.3 分体状成箱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3-44页 |
4.3.4 软塑性成包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4-45页 |
4.3.5 自体结构型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5页 |
4.3.6 活性动物类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5-46页 |
4.3.7 专用整车装物品的信息融合 | 第46-47页 |
4.4 系统软件的整体设计 | 第47-48页 |
4.4.1 相关的硬件配置 | 第47-48页 |
4.4.2 相关的软件规划 | 第48页 |
4.5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48-56页 |
4.5.1 数据字典 | 第48-50页 |
4.5.2 系统E-R图 | 第50-51页 |
4.5.3 数据库表 | 第51-56页 |
4.6 主要模块的功能设计 | 第56-60页 |
4.6.1 车辆检入模块的设计 | 第56-57页 |
4.6.2 车辆及所载物品的记录格式 | 第57页 |
4.6.3 正常检入操作过程的设计 | 第57页 |
4.6.4 特殊检入操作过程的设计 | 第57-58页 |
4.6.5 特殊检入操作过程的设计 | 第58页 |
4.6.6 车辆检出模块的设计 | 第58-59页 |
4.6.7 查询服务模块的设计 | 第59页 |
4.6.8 功能扩展模块的设计 | 第59页 |
4.6.9 系统维护模块的设计 | 第59-6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系统的实现 | 第61-99页 |
5.1 探测传感器信息采集的实现 | 第61-78页 |
5.1.1 图像特征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61-64页 |
5.1.2 聚弹特性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64-67页 |
5.1.3 冲击衰减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67-69页 |
5.1.4 电磁感应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69-71页 |
5.1.5 超声回波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71-75页 |
5.1.6 红外辐射信息采集模块的实现 | 第75-78页 |
5.2 探测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实现 | 第78-80页 |
5.3 系统软件的总体实现 | 第80-88页 |
5.3.1 车辆记录数据结构的实现 | 第80-81页 |
5.3.2 系统软件整体流程实现 | 第81-83页 |
5.3.3 系统软件整体界面实现 | 第83-84页 |
5.3.4 系统软件整体程序实现 | 第84-88页 |
5.4 车辆检入模块的实现 | 第88-94页 |
5.4.1 车辆检入模块的流程实现 | 第88-89页 |
5.4.2 车辆检入模块的界面实现 | 第89-91页 |
5.4.3 车辆检入模块的程序实现 | 第91-94页 |
5.5 车辆检出模块的实现 | 第94-97页 |
5.5.1 车辆检出模块的流程实现 | 第94-95页 |
5.5.2 车辆检出模块的界面实现 | 第95-97页 |
5.6 其它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97-98页 |
5.6.1 查询服务模块的实现 | 第97页 |
5.6.2 功能扩展模块的实现 | 第97-98页 |
5.6.3 系统维护模块的实现 | 第98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第99-104页 |
6.1 系统整体运行测试 | 第99-100页 |
6.2 车辆检入功能运行测试 | 第100-102页 |
6.3 车辆检出功能运行测试 | 第102页 |
6.4 其它功能运行测试 | 第102页 |
6.5 用户试用评价 | 第102-104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