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金功能化硅基手性色谱柱的制备及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19页
    1.1 引言第9页
    1.2 手性固定相的分类及应用第9-15页
        1.2.1 配体交换型手性固定相第9-10页
        1.2.2 环糊精类手性固定相第10-11页
        1.2.3 Pirkle型手性固定相第11-12页
        1.2.4 聚合物类手性固定相第12页
        1.2.5 多糖类手性固定相第12-14页
        1.2.6 蛋白质类手性固定相第14页
        1.2.7 大环抗生素类固定相第14页
        1.2.8 冠醚类手性固定相第14-15页
    1.3 纳米粒子在手性分离方面的应用第15-16页
    1.4 研究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6-19页
第二章 纤维素涂敷型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第19-33页
    2.1 引言第19页
    2.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19-21页
        2.2.1 实验仪器第19-20页
        2.2.2 实验药品第20页
        2.2.3 色谱条件与评价第20-21页
    2.3 金纳米粒子及核壳结构SiO_2@Au的制备第21-22页
        2.3.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1页
        2.3.2 氨基硅胶的制备第21页
        2.3.3 核壳结构SiO_2@Au的制备第21-22页
    2.4 纤维素涂敷型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22页
        2.4.1 纤维素衍生物的制备第22页
        2.4.2 纤维素涂敷型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22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2-26页
        2.5.1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及表征第22-23页
        2.5.2 SiO_2@Au核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23-26页
        2.5.3 纤维素涂敷型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26页
    2.6 纤维素涂敷型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评价第26-32页
        2.6.1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第27-29页
        2.6.2 流动相的影响第29-30页
        2.6.3 与纤维素-3,5-二甲基苯基异氰酸酯涂敷型SiO_2手性柱的对比第30-31页
        2.6.4 纤维素涂敷型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实际应用第31-32页
    2.7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环糊精键合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第33-44页
    3.1 引言第33页
    3.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33-34页
        3.2.1 实验仪器第33页
        3.2.2 实验药品第33页
        3.2.3 色谱条件与评价第33-34页
    3.3 巯基-β-CD的合成第34页
        3.3.1 6-OTs-β-CD的合成第34页
        3.3.2 合成巯基-β-CD第34页
        3.3.3 环糊精键合SiO_2@Au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34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34-36页
        3.4.1 巯基-β-CD的制备及表征第34-36页
        3.4.2 SiO_2@Au-SH-β-CD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表征第36页
    3.5 SiO_2@Au-SH-β-CD手性固定相的应用第36-41页
        3.5.1 手性化合物的拆分第37-38页
        3.5.2 流动相对二嗪磷的影响第38-39页
        3.5.3 流速对二嗪磷的影响第39页
        3.5.4 缓冲盐浓度的影响第39-40页
        3.5.5 pH值的影响第40-41页
        3.5.6 与β-CD-SiO_2手性柱的对比第41页
    3.6 在亲水色谱模式下的保留行为第41-43页
        3.6.1 流动相中乙腈含量对保留时间的影响第42页
        3.6.2 温度对亲水性化合物保留时间的影响第42-43页
    3.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四章 纤维素涂敷型SiO_2@SiO_2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及应用第44-51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4页
        4.2.1 实验仪器第44页
        4.2.2 实验药品第44页
        4.2.3 色谱条件与评价第44页
    4.3 纤维素涂敷型SiO_2@SiO_2核壳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44-46页
        4.3.1 SiO_2@SiO_2核壳材料的制备第44-45页
        4.3.2 纤维素涂敷型SiO_2@SiO_2手性固定相的制备第45-4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46-49页
        4.4.1 核壳结构SiO_2@SiO_2的表征第46页
        4.4.2 流动相比例的影响第46-48页
        4.4.3 不同样品分离的最优条件第48-49页
    4.5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1-53页
参考文献第53-59页
致谢第59-60页
个人简介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番杏科生物碱中手性季碳中心的构建研究
下一篇:稀土配合物对藤黄微球菌抑制作用的热动力学分析及其配方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