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基于变点理论的我国宏观金融不稳定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0 绪论第11-16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研究意义第12-13页
   ·研究内容与思路第13页
   ·主要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创新之处与不足第14-16页
1 金融不稳定理论综述第16-21页
   ·金融不稳定的概念与内涵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的文献综述第17-21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9-21页
2 我国宏观金融不稳定状况的测度模型第21-32页
   ·宏观金融不稳定指标体系第21-24页
     ·指标选择第21-24页
     ·样本区间选择及数据来源第24页
   ·宏观金融不稳定综合指数的构建第24-30页
     ·主成分分析原理第24-26页
     ·宏观金融不稳定指数的定量研究第26-30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30-32页
3 基于变点理论的金融不稳定体系构成指标的模型建立第32-38页
   ·变点的研究背景第32-34页
     ·理论背景第32-33页
     ·应用背景第33-34页
   ·国内外变点理论的研究进展第34-35页
   ·变点模型的建立第35-38页
     ·变量选择第35-36页
     ·样本区间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36页
     ·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4 基于变点理论的金融不稳定体系构成指标的实证研究第38-56页
   ·均值变点有无的检验第38-41页
   ·利用局部比较法确定均值变点的个数及具体位置第41-47页
     ·F为己知的正态分布第41-44页
     ·F为未知分布第44-46页
     ·实证小结第46-47页
   ·宏观金融不稳定体系其他构成指标的实证分析第47-51页
     ·利用变点理论对各项贷款指标的实证研究第47-49页
     ·利用变点理论对各项存款指标的实证研究第49-51页
   ·实证结果的现实意义第51-56页
5 总结和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附录1 假设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均值变点位置的检验程序第60-62页
附录2 第一次运行程序后产生的矩阵b(局部)第62-63页
附录3 第一次运行程序后产生的矩阵a(局部)第63-64页
附录4 修改后运行程序产生的矩阵b(局部)第64-65页
附录5 修改后运行程序后产生的矩阵a(局部)第65-66页
附录6 假设数据分布未知时均值变点位置的检验程序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境外战略投资者对中资银行经营效率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我国开发性金融机构经营绩效评价研究--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