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1 服务器应用系统的选型、部署、运行监控 | 第10-20页 |
1.1 服务器运行环境的确定 | 第10页 |
1.2 虚拟主机实现方法 | 第10-11页 |
1.2.1 基于不同的IP地址 | 第10页 |
1.2.2 基于相同的IP,不同的TCP端口 | 第10页 |
1.2.3 基于相同的IP、端口、不同的主机头 | 第10-11页 |
1.3 IIS虚拟主机的网站隔离 | 第11页 |
1.4 WWW正常运行所需的服务描述及服务依存关系 | 第11-13页 |
1.5 WWW服务故障处理办法 | 第13-14页 |
1.6 WWW服务监控及失效提醒 | 第14页 |
1.7 FTP服务器的设置 | 第14-17页 |
1.7.1 FTP主动(PORT)模式 | 第15页 |
1.7.2 FTP被动(PASV)模式 | 第15-16页 |
1.7.3 FTP服务需要开放的端口 | 第16-17页 |
1.8 服务器数据的定时异地备份 | 第17-20页 |
2 服务器的安全防护 | 第20-27页 |
2.1 Web应用防火墙的部署 | 第20-23页 |
2.2 访问控制列表的使用 | 第23-27页 |
2.2.1 使用访问控制列表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2.2.2 应用访问列表的设备信息 | 第25页 |
2.2.3 访问控制列表的建立 | 第25-26页 |
2.2.4 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到特定的交换机端口 | 第26页 |
2.2.5 配置的确认 | 第26-27页 |
3 智能DNS的部署 | 第27-32页 |
3.1 BIND软件的下载及安装 | 第27页 |
3.2 BIND软件的配置 | 第27-30页 |
3.3 域名服务器的自启动配置 | 第30页 |
3.4 域名服务器的解析测试 | 第30-31页 |
3.6 DNS系统的防火墙的设置 | 第31-32页 |
4 系统双线访问的实现 | 第32-42页 |
4.1 系统双线访问实现方法概述 | 第32-37页 |
4.1.1 双主机方法 | 第32-33页 |
4.1.2 基于SNAT和DNAT方法 | 第33-34页 |
4.1.3 基于WEB反向代理方法 | 第34页 |
4.1.4 基于PROXY-ARP的方法 | 第34-37页 |
4.2 基于PROXY-ARP的双线访问方法的实现步骤 | 第37-42页 |
4.2.1 客户机访问请求的正确转发 | 第37-39页 |
4.2.2 WWW服务器响应的正确转发 | 第39-40页 |
4.2.3 配置正确性的验证 | 第40-42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