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中英文缩写表 | 第11-12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实验研究 | 第14-60页 |
|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 实验一 益气涤痰逐瘀方“涤痰”和“逐瘀”药对调节COPD气道重塑TGF-β1/Smad通路中TGF-β1、Smad2/3、Smad7表达水平的实验研究 | 第15-60页 |
| 1.实验材料 | 第15-22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5页 |
| 1.2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 1.3 实验试剂及用品制备 | 第16-20页 |
| 1.4 阳性药物及实验指标选择依据 | 第20-22页 |
| 2.实验方法 | 第22-28页 |
| 2.1 动物分组 | 第22页 |
| 2.2 造模方法 | 第22页 |
| 2.3 给药方式 | 第22-23页 |
| 2.4 标本取材及检测 | 第23-28页 |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28页 |
| 3.实验结果 | 第28-44页 |
| 3.1 大鼠行为学改变 | 第28-30页 |
| 3.2 大鼠肺组织病理结果 | 第30-32页 |
| 3.3 大鼠肺组织中SIgA、plgR/SC、MMP-9、TIMP-1、VEGF、TGF-β1、Smad2/3、Smad7的表达水平 | 第32-44页 |
| 4.讨论 | 第44-52页 |
| 4.1 益气涤痰逐瘀方中选取“涤痰”和“逐瘀”药对的意义 | 第44-46页 |
| 4.2 COPD气道重塑的病理改变 | 第46页 |
| 4.3 益气涤痰逐瘀方中“涤痰”和“逐瘀”药对对COPD气道重塑模型SIgA、plgR/SC、MMP-9、TIMP-1、VEGF、TGF-β1、Smad2/3、Smad7的调节作用 | 第46-52页 |
| 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60页 |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 第60-88页 |
| 文献综述一 中西医防治COPD的研究进展 | 第60-65页 |
| (一)西医对COPD的认识 | 第60-63页 |
| (二)中医对COPD的认识 | 第63-65页 |
| 文献综述二 痰饮、血瘀的中医病机及治则治法 | 第65-72页 |
| (一)痰饮与COPD的关系 | 第65-66页 |
| (二)血瘀与COPD的关系 | 第66页 |
| (三)痰瘀互结-痰瘀同治 | 第66-67页 |
| (四)治则治法 | 第67-70页 |
| (五)虚、痰、瘀与现代医学的关系 | 第70-72页 |
| 文献综述三 COPD气道重塑及评价指标 | 第72-77页 |
| (一)气道重塑是COPD的关键病理变化 | 第72页 |
| (二)与COPD气道重塑相关的炎性因子 | 第72-73页 |
| (三)TGF-β1/Smad信号转导通路概述 | 第73-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