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页 |
绪论 | 第6-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6-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1.理论意义 | 第7页 |
2.现实意义 | 第7-8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8-13页 |
1.城市更新相关研究 | 第8-11页 |
2.历史街区城市更新中的政府作用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3.相关研究述评 | 第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文献研究法 | 第14页 |
2.比较分析法 | 第14页 |
3.案例分析法 | 第14页 |
(五)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一、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 | 第16-2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城市更新 | 第16-17页 |
2.历史街区 | 第17-18页 |
(二)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1.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8-19页 |
2.多元共治理论 | 第19-20页 |
二、北京市通州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现状 | 第20-30页 |
(一)通州历史街区的形成与演变 | 第20-25页 |
1.大运河与通州历史街区的形成 | 第20-22页 |
2.工业化浪潮下的通州历史街区城市更新 | 第22-25页 |
(二)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现状 | 第25-30页 |
1.南大街历史街区的空间结构 | 第27页 |
2.南大街的历史遗存 | 第27-28页 |
3.南大街历史街区的文化 | 第28-30页 |
三、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困境及成因 | 第30-39页 |
(一)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的典型困境 | 第30-33页 |
1.交通基础薄弱 | 第30-31页 |
2.居住环境不佳 | 第31页 |
3.环境品质较低 | 第31-32页 |
4.地域文化衰退 | 第32-33页 |
(二)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困境的成因 | 第33-39页 |
1.城市交通规划短视 | 第33页 |
2.城市更新模式单一 | 第33-35页 |
3.历史文化保护意识缺失 | 第35-38页 |
4.涉及利益主体复杂 | 第38-39页 |
四、地方政府在南大街历史街区城市更新中的应对策略 | 第39-43页 |
(一)建成以文化和居住为主,兼具商业开发的老城区 | 第39-40页 |
(二)协调各级政府,有针对性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权益 | 第40页 |
(三)协同南大街周边区域,带动南大街的交通环境改善 | 第40-41页 |
(四)激发南大街居民的地域文化认同,唤醒居民的文化认同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