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介孔TiO2/WO3空心球的制备、表征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7页
    1.2 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第17-18页
    1.3 影响TiO_2光催化性能的主要因素第18-23页
        1.3.1 内在因素的影响第19-21页
        1.3.2 外在因素的影响第21-23页
    1.4 光催化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研究方向第23-25页
        1.4.1 量子效率的提高第23-24页
        1.4.2 提高太阳光利用率第24页
        1.4.3 提高比表面积第24页
        1.4.4 TiO_2催化剂的回收第24-25页
    1.5 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效率的方法第25-29页
        1.5.1 半导体复合第25-27页
        1.5.2 离子掺杂第27-28页
        1.5.3 贵金属沉积第28页
        1.5.4 染料敏化第28-29页
        1.5.5 形貌控制第29页
    1.6 TiO_2/WO_3复合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29-30页
    1.7 论文的选题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二章 实验内容及测试方法第32-41页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仪器第32页
    2.2 实验流程及方法介绍第32-37页
        2.2.1 喷雾干燥法简介第32-35页
        2.2.2 实验流程图第35页
        2.2.3 实验步骤第35-37页
    2.3 材料的物理表征手段第37-38页
        2.3.1 热重-差热分析仪(TG-DTA)第37页
        2.3.2 X射线粉末衍射(XRD)第37-38页
        2.3.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第38页
        2.3.4 X射线能量色散谱分析(EDS)第38页
        2.3.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 DRS)第38页
    2.4 光催化性能测试第38-41页
第三章 介孔TiO_2/WO_3空心球的制备与表征第41-58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实验部分第42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2-56页
        3.3.1 柠檬酸络合机理第42-43页
        3.3.2 TG-DTA表征第43-44页
        3.3.3 SEM表征第44-51页
        3.3.4 XRD表征第51-54页
        3.3.5 EDS表征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TiO_2/WO_3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8-79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实验部分第58-59页
    4.3 样品的紫外可见漫反射结果第59-63页
        4.3.1 煅烧温度对样品吸光度的影响第59-61页
        4.3.2 Ti/W比例对样品吸光度的影响第61-62页
        4.3.3 可见光响应机理分析第62-63页
    4.4 样品的光催化性能研究第63-74页
        4.4.1 煅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63-71页
        4.4.2 煅烧温度对样品光催化性能影响的原因分析第71-72页
        4.4.3 流速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2-73页
        4.4.4 Ti/W比例对样品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第73-74页
        4.4.5 Ti/W比例对样品光催化性能影响的原因分析第74页
    4.5 优化工艺参数第74-76页
    4.6 优化样品与P25比较第76-77页
    4.7 介孔TiO_2/WO_3空心球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分析第77页
    4.8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79-82页
    5.1 总结第79-80页
    5.2 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93页
致谢第93-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裂片石莼多糖的溶液性质研究
下一篇:从造纸废水中制备木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