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5页 |
1.1 引言 | 第8页 |
1.2 光限幅材料及器件概述 | 第8-23页 |
1.2.1 光限幅效应产生机理 | 第9-13页 |
1.2.2 光限幅效应测试技术 | 第13-15页 |
1.2.3 光限幅材料研究现状 | 第15-23页 |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23-25页 |
1.3.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1页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5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5-26页 |
2.2 样品制备 | 第26-29页 |
2.2.1 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材料及其酸洗后处理 | 第26-27页 |
2.2.2 透明基质上二氧化钛纳米棒阵列的水热生长 | 第27-29页 |
2.3 样品表征 | 第29-30页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第29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9-30页 |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30页 |
2.4 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4.1 线性光学性能测试 | 第30页 |
2.4.2 非线性光限幅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第三章 水热合成纳米钛酸钠及其酸洗后处理研究 | 第31-46页 |
3.1 水热合成钛酸钠纳米材料研究 | 第31-35页 |
3.1.1 物相组成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形貌分析 | 第32-33页 |
3.1.3 UV-vis线性光学性能分析 | 第33-34页 |
3.1.4 光限幅效应研究 | 第34-35页 |
3.2 钛酸钠纳米材料的酸洗后处理研究 | 第35-45页 |
3.2.1 物相组成分析 | 第36-39页 |
3.2.2 形貌分析 | 第39-42页 |
3.2.3 UV-vis线性光学性能分析 | 第42-43页 |
3.2.4 光限幅效应研究 | 第43-44页 |
3.2.5 相转变机理分析 | 第44-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FTO玻璃上TiO_2纳米棒阵列的水热生长 | 第46-65页 |
4.1 TiO_2纳米棒阵列的水热生长及表征 | 第46页 |
4.2 钛酸四丁酯浓度对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及形貌影响 | 第46-51页 |
4.2.1 低浓度钛酸四丁酯对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及形貌影响 | 第46-48页 |
4.2.2 高浓度钛酸四丁酯对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及形貌影响 | 第48-51页 |
4.3 水热时间对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及形貌影响 | 第51-54页 |
4.3.1 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4.3.2 物相分析 | 第53-54页 |
4.4 卤化物对纳米棒阵列的形成及形貌影响 | 第54-59页 |
4.4.1 形貌分析 | 第54-58页 |
4.4.2 物相分析 | 第58-59页 |
4.5 FTO玻璃上TiO_2纳米棒阵列的光限幅效应研究 | 第59-64页 |
4.5.1 水热时间对纳米棒阵列光限幅效应的影响 | 第59-61页 |
4.5.2 卤化物对纳米棒阵列光限幅效应的影响 | 第61-6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个人简历 | 第74-75页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