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特殊电机论文--永磁电机论文

磁通解耦型磁力变速永磁无刷电机基础理论与设计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6页
    1.1 课题来源第13页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8页
        1.3.1 国外研究概况第14-21页
        1.3.2 国内研究概况第21-28页
    1.4 电机电磁场分析方法第28-29页
    1.5 本文使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第29-30页
    1.6 磁通解耦型磁力变速永磁无刷电机的提出第30-33页
    1.7 论文的主要特色第33-34页
    1.8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4-36页
第二章 复合电机气隙磁场全局解析法研究第36-64页
    2.1 Halbach阵列半闭.槽永磁电机全局解析模型第36-51页
        2.1.1 Halbach阵列永磁体磁化强度解析表达式第36-38页
        2.1.2 空载气隙磁场解析模型第38-42页
        2.1.3 电枢反应磁场解析模型第42-46页
        2.1.4 负载气隙磁场叠加计算第46页
        2.1.5 解析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的比较第46-51页
        2.1.6 本节小结第51页
    2.2 表贴式永磁电机转子偏心气隙磁场全局解析模型第51-63页
        2.2.1 解析法研究转子偏心问题第51-52页
        2.2.2 基于正则摄动原理解析模型的建立第52-58页
        2.2.3 方程式通解及磁通密度表达式第58-59页
        2.2.4 不平衡磁拉力的计算第59-60页
        2.2.5 解析计算与有限元计算的比较第60-62页
        2.2.6 本节小结第62-63页
    2.3 Halbach阵列同心式磁力齿轮全局解析模型第63页
    2.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三章 复合电机电磁优化设计第64-99页
    3.1 复合电机设计指标与方法第64-67页
        3.1.1 复合电机设计指标第64-65页
        3.1.2 复合电机设计优化方法第65-67页
    3.2 磁力齿轮的设计与优化第67-82页
        3.2.1 高、低速转子极对数的选择第67-71页
        3.2.2 Halbach阵列永磁体分块数的选择第71-72页
        3.2.3 永磁体用量及体积分配优化第72-74页
        3.2.4 铁芯厚度优化及退磁校核第74-76页
        3.2.5 调磁环厚度优化第76-77页
        3.2.6 调磁环连接桥设计第77-80页
        3.2.7 调磁环倒角及其机械强度加强设计第80-82页
        3.2.8 本节小结第82页
    3.3 内电机的设计与优化第82-94页
        3.3.1 极槽配合和Halbach阵列每极分块数第83-86页
        3.3.2 转子铁芯厚度优化第86-87页
        3.3.3 磁极厚度优化第87-88页
        3.3.4 齿槽转矩优化第88-89页
        3.3.5 定子铁芯优化第89-90页
        3.3.6 永磁体退磁校核第90页
        3.3.7 定子绕组计算第90-92页
        3.3.8 内电机电磁性能分析第92-94页
        3.3.9 本节小结第94页
    3.4 复合电机电磁方案验算第94-98页
        3.4.1 各电磁设计尺寸第94-96页
        3.4.2 损耗与效率计算第96-98页
    3.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四章 复合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及机电瞬态仿真分析第99-115页
    4.1 复合电机的双闭环控制系统第99-105页
        4.1.1 双闭环控制系统的组成第99-100页
        4.1.2 SVPWM控制原理第100-105页
    4.2 复合电机场路耦合联合仿真模型第105-114页
        4.2.1 带载启动仿真分析第107-109页
        4.2.2 负载突变运行仿真分析第109-111页
        4.2.3 过载保护状态仿真分析第111-114页
    4.3 本章小结第114-115页
第五章 复合电机试验数据与分析第115-126页
    5.1 样机和试验平台第115-119页
        5.1.1 机械结构设计第115-116页
        5.1.2 样机部件图及试验平台第116-119页
    5.2 复合电机空载试验数据与分析第119-120页
        5.2.1 空载感应电动势第119页
        5.2.2 空载损耗分析第119-120页
    5.3 复合电机负载试验数据与分析第120-124页
        5.3.1 传动比验证第121页
        5.3.2 传动效率分析第121-122页
        5.3.3 负载特性分析第122-124页
    5.4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126-129页
附录第129-137页
参考文献第137-146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46-148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发明专利第148-14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第149-150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第150-151页
致謝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间作小麦玉米的水分竞争与生态位分离机制
下一篇:染料敏化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以及异相结光催化水解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