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概念、内容、思路与方法 | 第20-25页 |
1.3.1 概念界定 | 第20-21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3.3 基本思路 | 第22-24页 |
1.3.4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指挥军官岗位资格及成长路径现状 | 第25-35页 |
2.1 决定指挥军官任职与成长成才的人力资本因素 | 第25-28页 |
2.1.1 指挥军官任职与成长的人力资本供给因素 | 第25-26页 |
2.1.2 指挥军官任职与成长的人力资本需求因素 | 第26-27页 |
2.1.3 指挥军官任职与成长的人力资本供求均衡 | 第27-28页 |
2.2 指挥军官岗位任职与成长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 第28-29页 |
2.2.1 对联合指挥军官岗位与成长特性认识有待增强 | 第28-29页 |
2.2.2 适应联合作战需求的岗位与成长路径有待明晰 | 第29页 |
2.2.3 指挥军官岗位与成长成才过程衔接尚有待规范 | 第29页 |
2.3 影响指挥军官按岗位资格任职与成长的主要原因 | 第29-32页 |
2.3.1 军官岗位规划设计不够完善 | 第30页 |
2.3.2 军官任用机制不够科学合理 | 第30-31页 |
2.3.3 军官岗位任职资格不够明确 | 第31-32页 |
2.4 指挥军官岗位任职与成长路径优化的现实要求 | 第32-35页 |
2.4.1 指挥军官成长路径优化的概念界定 | 第32页 |
2.4.2 指挥军官岗位轮换跨度的确定方法 | 第32-33页 |
2.4.3 指挥军官岗位轮换边界的划分依据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指挥军官岗位资格的人力资本特性 | 第35-48页 |
3.1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内在机理 | 第35-40页 |
3.1.1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专用性的内涵 | 第35页 |
3.1.2 基于专用性的指挥军官职业路径规划 | 第35-39页 |
3.1.3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的专用性类型 | 第39-40页 |
3.2 指挥军官岗位资格的理论分析 | 第40-45页 |
3.2.1 指挥军官岗位资格制度的重要性 | 第40页 |
3.2.2 指挥军官岗位专用性的横向素质要求 | 第40-43页 |
3.2.3 指挥军官岗位专用性的纵向层次划分 | 第43-45页 |
3.3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与岗位资格的匹配优化 | 第45-48页 |
3.3.1 指挥军官岗位资格的专用性要求 | 第45-46页 |
3.3.2 指挥军官岗位晋升的关联性因素 | 第46-48页 |
第四章 指挥军官成长的人力资本动态匹配 | 第48-65页 |
4.1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动态匹配模型构建 | 第48-50页 |
4.1.1 模型功能定位及意义作用 | 第48-49页 |
4.1.2 模型构建方法及基本流程 | 第49-50页 |
4.2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动态匹配模型要素 | 第50-59页 |
4.2.1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动态匹配度周期(t) | 第50-52页 |
4.2.2 指挥军官的人力资本特征分类(X) | 第52-56页 |
4.2.3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匹配体系权重(W) | 第56-58页 |
4.2.4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动态匹配模型(F) | 第58-59页 |
4.3 指挥军官人力资本动态匹配理论模型的应用 | 第59-65页 |
4.3.1 基于战斗力生成的任用筛选 | 第59-61页 |
4.3.2 基于激励相容的轮岗机制 | 第61-62页 |
4.3.3 基于理性预期的路径优化 | 第62-65页 |
第五章 指挥军官成长路径优化的总体思路 | 第65-72页 |
5.1 加强军事人力规划对指挥军官成长路径的规范引导 | 第65-67页 |
5.1.1 围绕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增强规划对指挥军官成长路径的引导作用 | 第65-66页 |
5.1.2 紧贴战斗力需求发挥规划对引导指挥军官成长成才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 第66页 |
5.1.3 运用科学方法有效发挥规划对引导指挥军官成长成才的科学性操作性 | 第66-67页 |
5.2 紧贴工作实际优化指挥军官成长路径的系统设计 | 第67-69页 |
5.2.1 紧贴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现实需要进行顶层设计 | 第67-68页 |
5.2.2 着眼军官成长成才的全要素和全过程进行动态设计 | 第68页 |
5.2.3 按照多岗位锻炼和多层次培训相辅相成进行配套设计 | 第68-69页 |
5.3 健全完善切实保障优化指挥军官成长路径的配套政策措施 | 第69-72页 |
5.3.1 建立反映军事人力本质和军事劳动规律的军官服役制度 | 第69-70页 |
5.3.2 完善推动战斗力有效生成发挥的岗位任职资格制度体系 | 第70-71页 |
5.3.3 优化激发军官成长成才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军官任用机制 | 第71-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