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上的守望--生态视阈下的新世纪草原小说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4页 |
一、草原小说的概念界定与生态意识溯因 | 第14-20页 |
(一)草原文学及草原小说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新世纪草原小说生态意识溯因 | 第15-20页 |
1、特定地域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孕育 | 第15-16页 |
2、草原文化的熏陶与滋养 | 第16-17页 |
3、时代呼唤下的生态诉求 | 第17-20页 |
二、和谐的家园:草原小说生态意识的双重呈现 | 第20-34页 |
(一)自然生态的多重审美图景 | 第20-26页 |
1、清新自然的蒙古草原生态景观 | 第21-22页 |
2、神秘圣洁的西藏草原生态景观 | 第22-24页 |
3、浪漫诗意的新疆草原生态景观 | 第24-26页 |
(二)人文生态的多重内涵 | 第26-34页 |
1、寻找“自我”: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建构 | 第27-29页 |
2、重返生命:生命意识的深化与隐喻 | 第29-32页 |
3、回归信仰:宗教文化的生态智慧 | 第32-34页 |
三、价值的偏离:新世纪草原小说生态书写的迷失 | 第34-40页 |
(一)批判的悖反:草原生态书写的内在矛盾 | 第34-36页 |
(二)“神秘”的困境:后寻根视野下的生态书写 | 第36-40页 |
1、后寻根视野下的神秘叙事 | 第36-37页 |
2、草原小说神秘主义书写的价值与困境 | 第37-40页 |
四、批判的深化:草原小说生态创作的现实意义 | 第40-46页 |
(一)现代文明的“自省”与“剖析” | 第40-42页 |
(二)和谐草原生态观的构建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附录 | 第50-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