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6-18页 |
前言 | 第18-20页 |
第一部分 E3连接酶RNF38在NSCLC中表达及与NSCL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第20-32页 |
1.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1.1.1. 材料 | 第20-21页 |
1.1.1.1 .组织标本 | 第20页 |
1.1.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0-21页 |
1.1.1.3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1页 |
1.1.2. 方法 | 第21-26页 |
1.1.2.1 .组织RNA的抽提 | 第21-22页 |
1.1.2.2 .cDNA的合成 | 第22-23页 |
1.1.2.4 .组织蛋白的提取 | 第23页 |
1.1.2.5 .BCA法蛋白浓度测定 | 第23-24页 |
1.1.2.6 .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 | 第24-25页 |
1.1.2.7 .组织芯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 第25-26页 |
1.1.2.8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第26页 |
1.1.2.9 .统计分析 | 第26页 |
1.2 .结果 | 第26-30页 |
1.2.1 .RNF38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 | 第26-27页 |
1.2.2 .大样本免疫组化结果进一步证实RNF38在NSCLC中高表达 | 第27-28页 |
1.2.3 .RNF38表达与NSCLC癌患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 | 第28-30页 |
1.3 .讨论 | 第30-31页 |
1.4 .结论 | 第31-32页 |
第二部分 RNF38诱导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NSCLC侵袭转移 | 第32-4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32-40页 |
2.1.1 .材料 | 第32-33页 |
2.1.1.1 .细胞株 | 第32页 |
2.1.1.2 .干扰质粒 | 第32页 |
2.1.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32页 |
2.1.1.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2-33页 |
2.1.2 .方法 | 第33-40页 |
2.1.2.1 .细胞复苏 | 第33页 |
2.1.2.2 .细胞培养 | 第33-34页 |
2.1.2.3 .细胞传代 | 第34-35页 |
2.1.2.4 .细胞冻存 | 第35-36页 |
2.1.2.5 .细胞RNA的抽提 | 第36页 |
2.1.2.6 .Real-timePCR | 第36-37页 |
2.1.2.7 .细胞蛋白的提取 | 第37页 |
2.1.2.8 .蛋白免疫印迹 | 第37页 |
2.1.2.9 .慢病毒转染贴壁细胞 | 第37页 |
2.1.2.10 .shRNA干扰效率检测 | 第37-38页 |
2.1.2.11 .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细胞实验 | 第38页 |
2.1.2.12 .细胞划痕实验 | 第38-39页 |
2.1.2.13 .CCK-8实验 | 第39页 |
2.1.2.14 .细胞免疫荧光检测 | 第39-40页 |
2.1.2.15 .统计分析 | 第40页 |
2.2 .结果 | 第40-43页 |
2.2.1 .在NSCLC细胞系及正常细胞中检测RNF38的表达情况 | 第40-41页 |
2.2.2 .shRNA干扰细胞模型构建 | 第41页 |
2.2.3 .RNF38对NSCLC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第41-42页 |
2.2.4 .RNF38对NSCLC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42页 |
2.2.5 .RNF38对NSCLC增殖能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2.2.6 .RNF38可诱导上皮间质转化 | 第43页 |
2.3 .讨论 | 第43-45页 |
2.4 .结论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RNF38泛素化降解DSG1蛋白参与NSCLC侵袭转移 | 第46-55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6-48页 |
3.1.1 .材料 | 第46页 |
3.1.1.1 .细胞株 | 第46页 |
3.1.1.2 .干扰、标签质粒 | 第46页 |
3.1.1.3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46页 |
3.1.1.4 .主要实验仪器 | 第46页 |
3.1.2 方法 | 第46-48页 |
3.1.2.1 .免疫共沉淀 | 第46-48页 |
3.1.2.3 .蛋白免疫印迹 | 第48页 |
3.1.2.4 .qRT-PCR | 第48页 |
3.1.2.5 .细胞转染及鉴定 | 第48页 |
3.1.2.6 .Transwell小室细胞实验 | 第48页 |
3.1.2.7 .统计分析 | 第48页 |
3.2 .结果 | 第48-52页 |
3.2.1 .免疫共沉淀后质谱分析 | 第48-49页 |
3.2.2 .Desmoglein-1为RNF38底物 | 第49-50页 |
3.2.3 .DSG1在NSCLC细胞中表达 | 第50页 |
3.2.4 .进一步确立RNF38与DSG1间的相互作用 | 第50-51页 |
3.2.5 .NSCLC细胞中RNF38蛋白表达对DSG1蛋白影响 | 第51页 |
3.2.6 .DSG1影响RNF38功能 | 第51-52页 |
3.3 .讨论 | 第52-54页 |
3.4 .结论 | 第54-55页 |
第四部分 RNF38与DSG1蛋白表达与NSCLC癌患者预后相关 | 第55-6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4.1.1 .材料 | 第55页 |
4.1.1.2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55页 |
4.1.2 .方法 | 第55-56页 |
4.1.2.4 .免疫组化结果判定 | 第55页 |
4.1.2.5 .统计分析 | 第55-56页 |
4.2 .结果 | 第56-59页 |
4.2.1 .组织芯片免疫组化进一步证实DSG1在NSCLC中的表达与RNF38之间的关系 | 第56页 |
4.2.2 .RNF38/DSG1表达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 第56-58页 |
4.2.3 .RNF38与DSG1表达与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 | 第58-59页 |
4.3 .讨论 | 第59-61页 |
4.4 .结论 | 第61-62页 |
总结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0-71页 |
一、已发表论文 | 第70-71页 |
综述 | 第71-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