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房屋建筑设备论文--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论文

板翅式空气—空气全热交换器传热传质数值模拟与优化

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3-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1 全热交换器简介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3 存在问题第14-15页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数值计算模型第17-35页
    2.1 数值计算方法简介第17-20页
        2.1.1 CFD简介第17-20页
        2.1.2 FLEUNT简介第20页
    2.2 数学模型第20-26页
    2.3 Fluid Flow(Fluent)模块的具体应用第26-29页
        2.3.1 ANSYS Workbench 14.5工作流程第26页
        2.3.2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26-28页
        2.3.3 网格的划分第28-29页
    2.4 计算结果的验证与分析第29-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叉-逆流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研究第35-49页
    3.1 全热交换器内部气流分布规律的研究与分析第35-43页
        3.1.1 数值分析第35-37页
        3.1.2 结果与讨论第37-43页
    3.2 叉-逆流全热交换器性能的评价第43-47页
        3.2.1 性能评价方法第43-46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3.3 入口气流分布对全热交换器的影响第47-48页
    3.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板式叉-逆流全热交换器的优化第49-65页
    4.1 全热交换器的结构研究第49-54页
        4.1.1 逆流段长度对芯体性能的影响分析第49-51页
        4.1.2 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的对比第51-52页
        4.1.3 通道高度对芯体性能的影响分析第52-54页
    4.2 全热交换器的优化研究第54-58页
        4.2.1 入流角度设置第54-56页
        4.2.2 综合因素影响第56-58页
    4.3 不同运行工况对芯体效率的影响第58-61页
        4.3.1 风量对优化全热交换器效率的影响第58-59页
        4.3.2 含湿量差对优化全热交换器效率的影响第59-60页
        4.3.3 温度差对优化全热交换器效率的影响第60-61页
    4.4 换热效率计算经验公式第61-64页
    4.5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优化叉-逆流板式全热交换器能量回收分析第65-71页
    5.1 寒冷地区优化叉-逆流板式全热交换器能量回收第65-68页
        5.1.1 寒冷地区(天津市)气候条件第65-66页
        5.1.2 优化板式叉-逆流全热交换器的能量回收分析第66-68页
    5.2 夏热冬冷地区优化叉-逆流板式全热交换器能量回收第68-70页
        5.2.1 夏热冬冷地区(上海市)气候条件第69-70页
        5.2.2 优化板式叉-逆流全热交换器的能量回收分析第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6.1 全文总结第71-72页
    6.2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工程项目招投标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水电站明钢管安全评估的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