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试验论文--整车试验论文

兼顾行人下肢保护与低速碰撞的保险杠吸能器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课题研究意义第10-12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1 国内外行人下肢保护研究现状第12页
        1.2.2 国内外低速碰撞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3 国内外兼顾行人保护及低速碰撞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4 汽车新型保险杠吸能器的研究现状第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汽车碰撞有限元方法及优化算法理论第16-21页
    2.1 有限元方法简介第16-19页
        2.1.1 动力学基本方程第16-18页
        2.1.2 数值计算方法理论第18页
        2.1.3 LS-DYNA软件介绍第18-19页
    2.2 优化算法理论简介第19-20页
        2.2.1 粒子群算法简介第19页
        2.2.2 响应面模型简介第19-20页
        2.2.3 ISIGHT软件简介第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3章 轿车前保险杠吸能器设计第21-29页
    3.1 单个吸能单元设计第21-26页
        3.1.1 材料选择第21-23页
        3.1.2 吸能单元形状设计第23-26页
    3.2 轿车保险杠吸能器总体设计第26-28页
        3.2.1 吸能单元个数设定第26-27页
        3.2.2 吸能器部件设计第27-28页
    3.3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行人下肢保护与低速碰撞性能评估第29-45页
    4.1 整车有限元模型研究第29-31页
        4.1.1 整车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9-30页
        4.1.2 整车有限元模型有效性验证第30-31页
    4.2 车辆行人保护性能评估第31-39页
        4.2.1 行人安全法规介绍第31-34页
            4.2.1.1 EEVC法规介绍第31-32页
            4.2.1.2 GTR法规介绍第32-33页
            4.2.1.3 行人保护小腿冲击器简介第33-34页
        4.2.2 车辆行人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34-36页
        4.2.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36-39页
    4.3 车辆低速碰撞性能评估第39-44页
        4.3.1 低速碰撞法规介绍第39-40页
        4.3.2 车辆低速碰撞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40页
        4.3.3 仿真结果对比分析第40-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Xenoy工程塑料的材料性能验证第45-52页
    5.1 拉伸试样的制备第45-48页
        5.1.1 设备简介第45-46页
        5.1.2 标样注塑成型第46-48页
    5.2 材料拉伸试验第48-50页
        5.2.1 设备简介第48页
        5.2.2 拉伸试验对比第48-49页
        5.2.3 拉伸试验仿真对标第49-50页
    5.3 行人下肢保护与低速碰撞试验结果可靠性评估第50-51页
    5.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6章 保险杠吸能器结构参数优化第52-60页
    6.1 结构参数的选取第52-54页
    6.2 全因子试验第54页
    6.3 结构参数优化设计第54-56页
    6.4 优化结果验证及结构参数的确定第56-59页
    6.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总结和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堆石坝面板脱空缺陷的雷达探测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汽车远程在线检测监控平台及信息管理系统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