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与现场监测分析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基坑支护设计的计算理论 | 第13-17页 |
2.1 基坑支护的设计要点 | 第13页 |
2.2 土压力计算理论 | 第13-15页 |
2.2.1 朗肯土压力理论 | 第13-14页 |
2.2.2 库伦土压力理论 | 第14-15页 |
2.3 基坑支护体系计算理论 | 第15-17页 |
2.3.1 经典设计理论——静力平衡法 | 第15页 |
2.3.2 弹性抗力法 | 第15-16页 |
2.3.3 有限单元法 | 第16-17页 |
第三章 多宝楼深基坑支护设计 | 第17-49页 |
3.1 工程项目概况 | 第17-18页 |
3.1.1 基础及结构概况 | 第17页 |
3.1.2 项目周边情况 | 第17-18页 |
3.2 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 | 第18-19页 |
3.2.1 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19页 |
3.2.2 水文条件 | 第19页 |
3.3 本项目的特殊条件 | 第19-20页 |
3.3.1 支护结构的使用时间 | 第19-20页 |
3.3.2 重要性和安全性 | 第20页 |
3.3.3 基坑周边环境 | 第20页 |
3.4 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 第20-21页 |
3.4.1 本项目基坑特点 | 第20-21页 |
3.4.2 基坑支护体系选型分析 | 第21页 |
3.4.3 基坑地下水的处理 | 第21页 |
3.5 基坑支护设计的计算 | 第21-49页 |
3.5.1 计算条件的设置 | 第22-23页 |
3.5.2 1-1 剖面(CDEF段) | 第23-30页 |
3.5.3 2-2 剖面(FA、BC段) | 第30-36页 |
3.5.4 3-3 剖面(AB段) | 第36-45页 |
3.5.5 基坑降水计算 | 第45-49页 |
第四章 多宝楼深基坑监测方案 | 第49-54页 |
4.1 监测方案的制定 | 第49页 |
4.2 监测原则 | 第49页 |
4.3 监测方案内容 | 第49-52页 |
4.3.1 监测内容 | 第49-50页 |
4.3.2 监测点的布置 | 第50-52页 |
4.4 监测方案的实施 | 第52-54页 |
4.4.1 准备和埋设安装阶段 | 第52-53页 |
4.4.2 数据采集阶段 | 第53-54页 |
第五章 支护结构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54-67页 |
5.1 监测数据的统计 | 第54-64页 |
5.2 监测统计数据的分析 | 第64-67页 |
5.2.1 围护墙顶水平位移 | 第64-65页 |
5.2.2 围护墙顶竖向位移 | 第65-66页 |
5.2.3 桩和土体的深层水平位移 | 第66页 |
5.2.4 周边工程桩的水平、竖向位移 | 第66页 |
5.2.5 坑外地下水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8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