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能源现状 | 第9页 |
1.1.2 建筑能耗 | 第9-10页 |
1.2 通信机房 | 第10-12页 |
1.2.1 机房用能简介 | 第10-11页 |
1.2.2 机房用能评价 | 第11页 |
1.2.3 机房节能措施 | 第11-12页 |
1.3 冷却塔简介 | 第12-16页 |
1.3.1 冷却塔的分类和工作原理 | 第12-14页 |
1.3.2 闭式冷却塔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通信机房的能耗分析 | 第18-33页 |
2.1 建筑能耗模拟 | 第18-19页 |
2.2 eQUEST软件介绍 | 第19-20页 |
2.3 负荷及能耗计算 | 第20-32页 |
2.3.1 机房概况 | 第20-23页 |
2.3.2 机房负荷计算与分析 | 第23-26页 |
2.3.3 室外温度与机房负荷间的关系 | 第26-28页 |
2.3.4 能耗计算 | 第28-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冷却塔供量的计算模型 | 第33-56页 |
3.1 冷却塔利用自然冷源进行免费供冷的可行性分析 | 第33-34页 |
3.2 闭式冷却塔的数学模型与计算 | 第34-54页 |
3.2.1 湿工况的热平衡方程式 | 第34-38页 |
3.2.2 湿工况运行时传热传质系数 | 第38-41页 |
3.2.3 湿工况时冷却塔供冷的相关计算 | 第41-49页 |
3.2.4 干工况的热平衡方程式 | 第49-51页 |
3.2.5 干工况时总传热系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3.2.6 干工况时冷却塔供冷的相关计算 | 第52-54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四章 冷却塔供冷时的能耗分析和供冷方案比较 | 第56-67页 |
4.1 两台冷却塔供冷的运行时间 | 第56-58页 |
4.1.1 冷却塔湿工况供冷运行时间 | 第56-57页 |
4.1.2 冷却塔供冷运行时间 | 第57-58页 |
4.2 冷却塔供冷的能耗分析与经济性分析 | 第58-59页 |
4.2.1 冷水机组在免费供冷时段的能耗 | 第58页 |
4.2.2 采用冷却塔供冷时供冷系统的全年能耗 | 第58-59页 |
4.2.3 采用冷却塔供冷时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59页 |
4.3 不同运行方案的能耗分析 | 第59-66页 |
4.3.1 使用3台冷却塔供冷 | 第59-60页 |
4.3.2 一台冷却塔和一台制冷机联合供冷 | 第60-61页 |
4.3.3 将室内设计温度提高到 26℃ | 第61-64页 |
4.3.4 运行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64-6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节能方案的适用性分析与控制策略 | 第67-72页 |
5.1 不同气候区的适用性分析 | 第67-70页 |
5.1.1 严寒气候区 | 第67-68页 |
5.1.2 夏热冬冷气候区 | 第68页 |
5.1.3 夏热冬暖气候区 | 第68-69页 |
5.1.4 温和气候区 | 第69-70页 |
5.2 控制策略 | 第7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结论 | 第72-73页 |
6.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