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课题背景 | 第9页 |
·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成果 | 第12页 |
·课题内容及本人承担的任务 | 第12-13页 |
·课题内容 | 第12-13页 |
·本人承担任务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软件过程管理相关标准体系的分析与比较 | 第15-26页 |
·软件过程管理相关标准体系介绍 | 第15-21页 |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 | 第15-16页 |
·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 | 第16-17页 |
·个体软件过程(PSP) | 第17-18页 |
·小组软件过程(TSP) | 第18页 |
·ISO9000体系 | 第18-19页 |
·ISO/IEC15504(SPICE) | 第19-20页 |
·BOOTSTRAP | 第20页 |
·GJB 5000 | 第20-21页 |
·各软件过程管理相关标准体系的比较分析 | 第21-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影响软件过程改进成功的关键因素的研究 | 第26-44页 |
·影响软件过程改进成功的关键因素 | 第26-27页 |
·组织因素 | 第26-27页 |
·工程因素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28-43页 |
·统计分析技术 | 第28-35页 |
(1) 使用POI HSSF接口读取Excel数据 | 第28-32页 |
(2) 使用JFreeChar绘制图表组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 第32-35页 |
(3) 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 | 第35页 |
·统计信息 | 第35-39页 |
·模型的建立和关键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分析结果的指导意义与建议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影响软件系统可信的关键因素的研究 | 第44-49页 |
·影响软件系统可信的关键因素 | 第44-45页 |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第45-47页 |
·统计信息 | 第45页 |
·模型的建立和关键因素分析 | 第45-47页 |
·分析结果的指导意义与建议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软件系统可信性与软件过程改进的关联关系研究 | 第49-73页 |
·关联关系的研究与分析 | 第49-52页 |
·通过重合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 | 第49-51页 |
·结合问卷调研进行分析 | 第51-52页 |
·问卷数据分析及信度和效度的验证 | 第52-65页 |
·SPSS工具介绍 | 第52页 |
·基于SPSS的基本描述统计 | 第52-61页 |
·基于SPSS的信度检验 | 第61-63页 |
·基于SPSS的效度检验 | 第63-65页 |
·依靠软件过程改进推动软件系统可信的建议和前瞻 | 第65-72页 |
·在SPI过程中积累软件系统可信的证据 | 第65-66页 |
·重视同时影响SPI成功的关键因素与提高软件系统可信的关键因素 | 第66-67页 |
·建立针对软件系统可信的软件过程改进模型 | 第67-69页 |
·分层思想在SPI和软件系统可信中应用的思考 | 第69-71页 |
·让软件过程可信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3-75页 |
·论文工作总结 | 第73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