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X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在煤层气中CH4/N2分离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7页
    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2 煤层气简介第12-15页
        1.2.1 煤层气开发利用的意义第12-13页
        1.2.2 煤层气的应用第13-14页
        1.2.3 煤层气的利用现状第14-15页
    1.3 煤层气分离提纯技术第15-19页
        1.3.1 低温精馏法第16页
        1.3.2 水合物法第16-17页
        1.3.3 膜分离法第17-18页
        1.3.4 变压吸附分离法第18-19页
    1.4 PSA吸附剂第19-25页
        1.4.1 活性炭第19-21页
        1.4.2 碳分子筛第21-22页
        1.4.3 沸石分子筛第22-24页
        1.4.5 ETS-4第24页
        1.4.6 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1.5 论文选题目的及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5页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27页
        2.1.1 原料第27页
        2.1.2 主要试剂第27页
    2.2 X沸石/活性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7-28页
    2.3 CH_4高温气相沉积调孔第28-29页
    2.4 用葡萄糖溶液和蔗糖溶液进行液相碳沉积调孔第29页
    2.5 离子交换第29页
    2.6 样品表征第29-31页
        2.6.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第29-30页
        2.6.2 比表面积与孔体积表征第30页
        2.6.3 扫描电镜(SEM)第30页
        2.6.4 CH_4和N_2吸附量的测定第30页
        2.6.5 CO_2-TPD表征分析第30-31页
        2.6.6 红外光谱(IR)表征分析第31页
        2.6.7 Boehm滴定表征分析第31页
    2.7 吸附第31-33页
        2.7.1 吸附类型第31-32页
        2.7.2 吸附等温线第32-33页
    2.8 等温吸附模型第33-35页
        2.8.1 Langmiur吸附模型第33页
        2.8.2 Freundlich吸附模型第33-35页
第三章 甲烷高温气相沉积调孔第35-45页
    3.1 考察沉积时间第36-40页
        3.1.1 X射线衍射(XRD)第36-37页
        3.1.2 孔结构表征第37-39页
        3.1.3 CH_4和N_2在吸附性能表征第39-40页
    3.2 考察沉积温度第40-44页
        3.2.1 X射线衍射(XRD)第41页
        3.2.2 CH_4和N_2吸附性能表征第41-42页
        3.2.3 孔结构参数表征第42-44页
    3.3 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液相沉积第45-61页
    4.1 葡萄糖碳沉积第46-49页
        4.1.1 浓度的影响第46-47页
        4.1.3 沉积次数的影响第47-49页
    4.2 低浓度葡萄糖溶液不同浸渍次数的影响第49-56页
        4.2.1 X射线衍射(XRD)第49页
        4.2.2 孔结构表征第49-51页
        4.2.3 CH_4和N_2吸附性能表征第51-53页
        4.2.4 扫描电镜(SEM)第53-55页
        4.2.5 红外光谱(IR)测定第55页
        4.2.6 CO_2-TPD的测定第55-56页
    4.3 蔗糖碳浸渍作用第56-59页
        4.3.1 浸渍浓度的影响第56-57页
        4.3.2 浸渍次数的影响第57-59页
    4.4 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离子交换对复合材料气体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1-77页
    5.1 考察H-X对复合材料吸附性能的影响第62-70页
        5.1.1 X射线衍射(XRD)第62页
        5.1.2 孔结构表征第62-64页
        5.1.3 CH_4和N_2吸附性能表征第64页
        5.1.4 CO_2-TPD及Boehm滴定法第64-65页
        5.1.5 高压下气体吸附性能表征第65-66页
        5.1.6 不同压力下吸附动力学表征第66-70页
    5.2 不同阳离子溶液交换的影响第70-75页
        5.2.1 X射线衍射(XRD)第70-71页
        5.2.2 孔结构表征第71-73页
        5.2.3 CH_4和N_2吸附性能表征第73-75页
    5.5 小结第75-7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7-79页
    6.1 总结第77-78页
    6.2 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5页
致谢第85-87页
硕士期间发表相关论文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深海Truss Spar平台水动力特性及垂荡板性能优化研究
下一篇:中孔沸石的孔结构与碳氢化合物在其中的吸附与扩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