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配合物双光子吸收材料和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设计、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10-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49页
    1.1 双光子吸收材料概论第15-27页
        1.1.1 引言第15-16页
        1.1.2 双光子吸收的定义和机理第16-17页
        1.1.3 双光子吸收性质的检测方法第17-21页
            1.1.3.1 双光子诱导荧光(TPEF)法第17-18页
            1.1.3.2 Z-扫描法第18-19页
            1.1.3.3 非简并双光子吸收光谱测量技术(ND-2PA)第19-21页
        1.1.4 双光子吸收材料的分子设计及构/性关系研究第21-27页
            1.1.4.1 一维线性小分子化合物第21-23页
            1.1.4.2 多枝结构的化合物第23-24页
            1.1.4.3 卟啉及其类似化合物第24-25页
            1.1.4.4 金属配合物第25-27页
    1.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概论第27-37页
        1.2.1 引言第27-28页
        1.2.2 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BHJ)第28-31页
            1.2.2.1 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第28-30页
            1.2.2.2 太阳能电池中常用表征参数第30-31页
        1.2.3 主链上给受体交替共聚(D-A)型高分子第31-34页
        1.2.4 侧链上引入吸电子基团的高分子第34-35页
        1.2.5 主链与侧链通过共轭相连的高分子第35-36页
        1.2.6 富勒烯衍生物第36-37页
    1.3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和主要内容第37-39页
        1.3.1 关于双光子吸收材料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7-39页
        1.3.2 关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第39页
    参考文献第39-49页
第二章 M-Salen类简单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双光子吸收效应的初步探索第49-69页
    2.1 引言第49-51页
    2.2 实验部分第51-57页
        2.2.1 试剂、测试仪器与条件第51-52页
        2.2.2 化合物的合成第52-5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2.3.1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57-61页
        2.3.2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与理论计算研究第61-64页
        2.3.3 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初步研究第64-66页
    2.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9页
第三章 具有大共轭体系的M-Salen类配合物的合成及其结构与双光子吸收性能关系的研究第69-103页
    3.1 引言第69-71页
    3.2 实验部分第71-85页
        3.2.1 试剂与仪器第71页
        3.2.2 化合物的合成第71-8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85-98页
        3.3.1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85-89页
        3.3.2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89-92页
        3.3.3 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第92-98页
            3.3.3.1 化合物的ND-2PA测试第93-95页
            3.3.3.2 化合物的开孔Z-scan测试第95-98页
    3.4 本章小结第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3页
第四章 含不同噻吩组分的M-Sale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关系第103-130页
    4.1 引言第103-104页
    4.2 实验部分第104-111页
        4.2.1 试剂、测试仪器与条件第104页
        4.2.2 化合物的合成第104-11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11-126页
        4.3.1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111-119页
        4.3.2 部分化合物的热稳定性测试第119页
        4.3.3 部分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119-120页
        4.3.4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20-122页
        4.3.5 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第122-126页
            4.3.5.1 化合物的ND-2PA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22-124页
            4.3.5.2 化合物的Z-scan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24-126页
    4.4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0页
第五章 三苯胺与M-Salen中心通过不同碳-碳键连接的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关系第130-152页
    5.1 引言第130-131页
    5.2 实验部分第131-137页
        5.2.1 试剂与仪器第132页
        5.2.2 化合物的合成第132-13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8页
        5.3.1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137-143页
        5.3.2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43-144页
        5.3.3 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第144-148页
            5.3.3.1 ND-2PA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44-146页
            5.3.3.2 Z-scan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46-148页
    5.4 本章小结第148-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2页
第六章 D-π-A-π-D和A'-π-A-π-A'型M-双Salen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与双光子吸收性能的关系第152-170页
    6.1 引言第152-153页
    6.2 实验部分第153-158页
        6.2.1 试剂、测试仪器与条件第153-154页
        6.2.2 化合物的合成第154-15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58-167页
        6.3.1 化合物的合成与结构鉴定第158-161页
        6.3.2 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61-163页
        6.3.3 化合物的双光子吸收性能第163-167页
            6.3.3.1 化合物的ND-2PA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63-165页
            6.3.3.2 化合物的Z-scan测试结果与分析第165-167页
    6.4 本章小结第167-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0页
第七章 主链D-A交替共聚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170-196页
    7.1 引言第170-172页
    7.2 实验部分第172-184页
        7.2.1 试剂与仪器第172-173页
        7.2.2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第173页
        7.2.3 化合物的合成第173-184页
            7.2.3.1 单体的合成第173-182页
            7.2.3.2 聚合物的合成第182-184页
    7.3 结果与讨论第184-193页
        7.3.1 关于化合物的合成第184-185页
        7.3.2 聚合物的热重与分子量测试第185页
        7.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185-187页
        7.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187-188页
        7.3.5 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果与分析第188-193页
        7.3.6 聚合物:PCBM层薄膜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第193页
    7.4 本章小结第193-194页
    参考文献第194-196页
第八章 主侧链均含有D-A结构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第196-221页
    8.1 引言第196-198页
    8.2 实验部分第198-209页
        8.2.1 试剂与仪器第198-199页
        8.2.2 化合物的合成第199-209页
            8.2.2.1 单体的合成第199-208页
            8.2.2.2 聚合物的合成第208-209页
        8.2.3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的制备和性能测试第209页
    8.3 结果与讨论第209-217页
        8.3.1 化合物的合成与鉴定第209页
        8.3.2 聚合物的热重与分子量测试第209-210页
        8.3.3 聚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第210-212页
        8.3.4 聚合物的电化学性质第212-213页
        8.3.5 聚合物的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果分析第213-217页
    8.4 本章小结第217-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21页
总结第221-223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223-224页
致谢第224页

论文共2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溶性有机双光子吸收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在生物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
下一篇:水凝胶关节软骨组织工程支架的构建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