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隧道工程论文--隧道施工论文--凿岩、爆破工程论文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引起既有隧道动力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4-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路线第15-16页
    1.4 依托工程概况第16-19页
        1.4.1 工程地质条件第17页
        1.4.2 水文地质及气象第17-18页
        1.4.3 不良地质及特殊冻土第18-19页
第2章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第19-28页
    2.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及传播特性第19-23页
        2.1.1 爆破地震波的产生及波动方程第19-21页
        2.1.2 爆破地震波传播特性第21-23页
    2.2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引起既有隧道的振动效应第23-26页
        2.2.1 隧道爆破振动波形特征分析第23-24页
        2.2.2 爆破地震波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第24页
        2.2.3 隧道爆破振动安全判据探讨第24-26页
        2.2.4 隧道支护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方法第26页
    2.3 小结第26-28页
第3章 新建隧道爆破施工数值模拟及振动监测第28-47页
    3.1 隧道爆破动力响应数值模拟第28-36页
        3.1.1 ANSYS/LS-DYNA在爆破振动分析中的应用第28-29页
        3.1.2 模型建立及材料参数选取第29-33页
        3.1.3 无反射边界第33页
        3.1.4 爆炸算法第33-34页
        3.1.5 人工体积粘性及沙漏控制第34-35页
        3.1.6 隧道爆破模拟一般性过程第35-36页
    3.2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方案第36-38页
        3.2.1 爆破振动测试目的第36页
        3.2.2 测试仪器第36-37页
        3.2.3 测点布置第37-38页
    3.3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第38-46页
        3.3.1 新嘎拉山隧道爆破方案第38-40页
        3.3.2 新嘎拉山隧道爆破方案数值模拟第40-44页
        3.3.3 现场爆破振动测试结果第44-46页
    3.4 小结第46-47页
第4章 爆破荷载作用下支护结构动力响应规律研究第47-66页
    4.1 引言第47页
    4.2 既有隧道二次衬砌动力响应规律第47-59页
        4.2.1 既有隧道二衬振速云图第47-54页
        4.2.2 既有隧道二衬位移云图第54-57页
        4.2.3 不同净距和装药量时既有隧道最大振速曲线第57-59页
    4.3 爆破作用下新建隧道初期支护的动力响应规律第59-64页
        4.3.1 喷射混凝土的安全允许振速第59-60页
        4.3.2 新建隧道初期支护上的综合振速及综合位移云图第60-62页
        4.3.3 新建隧道初期支护振速时程曲线第62-64页
    4.4 小结第64-66页
第5章 基于最佳减震效果的微差间隔研究第66-77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微差爆破控制技术第66-68页
        5.2.1 微差爆破减震作用机理第66页
        5.2.2 微差间隔时间确定方法第66-68页
    5.3 不同微差间隔时间对既有隧道动力响应规律的影响第68-76页
        5.3.1 不同微差间隔时间下既有隧道最大振速时程曲线第68-71页
        5.3.2 不同微差间隔时间下既有隧道最大综合振速时程曲线第71-73页
        5.3.3 合理微差间隔时间的探讨第73-76页
    5.4 小结第76-77页
结论与展望第77-79页
    结论第77-78页
    展望第78-79页
致谢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隧道掌子面—钻孔瞬变电磁超前探测方法与试验研究
下一篇:V形钢阻尼耗能盆式支座减隔震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