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纳米水处理技术 | 第9-10页 |
1.3 碳纳米水处理材料 | 第10-12页 |
1.4 基于碳材料的吸附水处理技术 | 第12-18页 |
1.4.1 吸附的种类 | 第12-13页 |
1.4.2 活性炭吸附材料 | 第13-14页 |
1.4.3 碳纳米管吸附材料 | 第14-16页 |
1.4.4 石墨烯吸附材料 | 第16-18页 |
1.5 课题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0-27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样品表征分析 | 第21-22页 |
2.3 有机染料脱色实验 | 第22页 |
2.3.1 碱性品红吸附实验 | 第22页 |
2.3.2 亚甲基蓝的吸附实验 | 第22页 |
2.4 实验数据分析 | 第22-27页 |
2.4.1 配制有机染料溶液以及绘制标准曲线 | 第22-23页 |
2.4.2 去除率计算 | 第23页 |
2.4.3 吸附量计算 | 第23-24页 |
2.4.4 动力学分析 | 第24-25页 |
2.4.5 吸附等温线 | 第25页 |
2.4.6 热力学分析 | 第25-27页 |
第三章 ZnFe_2O_4@CS/GO复合材料去除水溶液中亚甲基蓝的研究 | 第27-36页 |
3.1 引言 | 第27-28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8-34页 |
3.2.1 材料的合成 | 第28-29页 |
3.2.1.1 氧化石墨烯的合成 | 第28页 |
3.2.1.2 ZnFe_2O_4@CS的合成 | 第28-29页 |
3.2.1.3 制备ZnFe_2O_4@CS/GO | 第29页 |
3.2.2 吸附实验 | 第29-34页 |
3.2.2.1 pH值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2.2 吸附剂用量对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2.3 吸附动力学 | 第31-33页 |
3.2.2.4 吸附等温线模型 | 第33-34页 |
3.2.2.5 温度的影响 | 第34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去除水溶液中的甲基红研究 | 第36-49页 |
4.1 引言 | 第36-37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7-39页 |
4.2.1 磁性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37-38页 |
4.2.1.1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 | 第37页 |
4.2.1.2 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 | 第37-38页 |
4.2.1.3 磁性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备 | 第38页 |
4.2.2 磁性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对甲基红吸附实验 | 第38-39页 |
4.2.2.1 pH的影响 | 第38页 |
4.2.2.2 磁性纳米二氧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用量影响 | 第38-39页 |
4.2.2.3 甲基红初始浓度以及吸附时间的影响 | 第39页 |
4.2.2.4 甲基红初始浓度以及水浴振荡温度的影响 | 第39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7页 |
4.3.1 材料表征 | 第39-40页 |
4.3.1.1 G-Fe_3O_4-SiO_2复合材料XRD分析 | 第39-40页 |
4.3.2 材料表征G-Fe_3O_4-SiO_2复合材料对甲基红吸附研究 | 第40-47页 |
4.3.2.1 甲基红溶液pH值对G-Fe_3O_4-SiO_2吸附效果影响 | 第40-41页 |
4.3.2.2 不同G-Fe_3O_4-SiO_2用量对吸附效果影响 | 第41-42页 |
4.3.2.3 G-Fe_3O_4-SiO_2吸附动力学分析 | 第42-44页 |
4.3.2.4 G-Fe_3O_4-SiO_2吸附等温线分析 | 第44-46页 |
4.3.2.5 G-Fe_3O_4-SiO_2吸附热力学分析 | 第46-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