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6-11页 |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6-7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7-11页 |
第一章 周城扎染产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11-24页 |
一、家庭作坊向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艰难过渡(民国时期-1984年) | 第12-15页 |
二、集体所有制企业向私人扎染企业的缓慢转变(1984年-2010年) | 第15-20页 |
三、私人扎染企业的市场化转型的艰辛探索(2010年-至今) | 第20-24页 |
第二章 周城扎染产业发展的市场分析 | 第24-31页 |
一、旅游集散市场的退出 | 第25-26页 |
二、旅游景区市场的萎缩 | 第26-27页 |
三、村落特色市场的退守 | 第27-28页 |
四、家庭式生产基地的建构 | 第28-31页 |
第三章 周城扎染产业生产方式的变化 | 第31-46页 |
一、家庭作坊与文化创意的契合 | 第31-34页 |
二、生产主体个体化适应 | 第34-41页 |
三、生产性功能向服务性功能转变 | 第41-46页 |
第四章 周城扎染产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突围 | 第46-57页 |
一、文化旅游分众化与文化产品的多样化开发 | 第46-50页 |
二、生产方式与个性文化空间表达 | 第50-55页 |
三、文化品牌塑造和附加值的叠加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附录:与文章相关的图片 | 第59-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