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社会网络中的信息投递与资源分配机制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表 | 第16-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37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8-19页 |
1.2 移动社会网络概述 | 第19-23页 |
1.2.1 网络架构 | 第20-21页 |
1.2.2 网络特点 | 第21-22页 |
1.2.3 社会特征 | 第22-23页 |
1.3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23-31页 |
1.3.1 信息投递机制 | 第23-28页 |
1.3.1.1 信息交互 | 第24-27页 |
1.3.1.2 信息分发 | 第27-28页 |
1.3.2 资源分配机制 | 第28-31页 |
1.3.2.1 通信 | 第28-29页 |
1.3.2.2 能量 | 第29-30页 |
1.3.2.3 计算 | 第30-31页 |
1.3.2.4 存储 | 第31页 |
1.4 本文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第31-34页 |
1.4.1 基于用户社会聚集性的信息交互机制 | 第32页 |
1.4.2 面向节能的信息交互机制 | 第32-33页 |
1.4.3 充能与计算协同的信息分发机制 | 第33-34页 |
1.4.4 基于移动边缘存储的信息分发机制 | 第34页 |
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34-37页 |
第二章 基于用户社会聚集性的信息交互机制研究 | 第37-51页 |
2.1 引言 | 第37-38页 |
2.2 网络模型 | 第38-39页 |
2.3 基于半马尔科夫的双层信息交互模型 | 第39-43页 |
2.3.1 逗留阶段 | 第41-42页 |
2.3.1.1 基于用户历史轨迹 | 第41-42页 |
2.3.1.2 基于统计规律 | 第42页 |
2.3.2 转移阶段 | 第42-43页 |
2.4 QoS感知的双层信息交互机制 | 第43-45页 |
2.5 实验仿真 | 第45-50页 |
2.5.1 仿真设置 | 第45-46页 |
2.5.2 仿真结果 | 第46-5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面向节能的信息交互机制研究 | 第51-65页 |
3.1 引言 | 第51-52页 |
3.2 网络分析模型 | 第52-54页 |
3.3 节能的信息交互机制 | 第54-58页 |
3.3.1 预测阶段 | 第54-56页 |
3.3.2 路由阶段 | 第56-57页 |
3.3.3 重传阶段 | 第57-58页 |
3.4 实验仿真 | 第58-63页 |
3.4.1 对比算法 | 第58-59页 |
3.4.2 仿真设置 | 第59页 |
3.4.3 仿真结果 | 第59-6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四章 充能与计算协同的信息分发机制研究 | 第65-84页 |
4.1 引言 | 第65-66页 |
4.2 系统模型 | 第66-70页 |
4.2.1 网络域和物理域 | 第66-70页 |
4.2.1.1 移动模型 | 第67-68页 |
4.2.1.2 无线传能过程 | 第68-69页 |
4.2.1.3 信息分发过程 | 第69-70页 |
4.2.2 社会域 | 第70页 |
4.3 中继节点选择算法和计算协同的信息分发机制 | 第70-74页 |
4.3.1 中继节点选择算法 | 第70-73页 |
4.3.2 计算协同的信息分发机制 | 第73-74页 |
4.4 用户侧和基站侧的能量管理 | 第74-78页 |
4.4.1 通信与计算的协同能量分配方案 | 第75-76页 |
4.4.2 基于马尔科夫决策过程的能量传输机制 | 第76-78页 |
4.4.2.1 状态空间和转移矩阵 | 第77-78页 |
4.4.2.2 效用评估 | 第78页 |
4.5 实验仿真 | 第78-83页 |
4.5.1 仿真设置 | 第79页 |
4.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79-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基于移动边缘存储的信息分发机制研究 | 第84-102页 |
5.1 引言 | 第84-86页 |
5.2 系统分析模型 | 第86-91页 |
5.3 位于用户设备的边缘存储机制 | 第91-93页 |
5.4 位于远端射频单元的边缘存储机制 | 第93-96页 |
5.5 实验仿真 | 第96-100页 |
5.5.1 仿真设置 | 第96-97页 |
5.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97-10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02-106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2-104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04-106页 |
6.2.1 基于区块链的恶意节点防护 | 第104页 |
6.2.2 基于在线社交平台的数据挖掘 | 第104-105页 |
6.2.3 车联社会网络 | 第105页 |
6.2.4 网络资源的统一数学模型 | 第105-106页 |
致谢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15-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