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缘植物粘附系统的功能化形态和结构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0页 |
1.1 生物材料和结构 | 第13-19页 |
1.2 生物粘附与仿生 | 第19-23页 |
1.3 攀缘植物概述 | 第23-26页 |
1.3.1 定义与特性 | 第23-24页 |
1.3.2 分布与分类 | 第24-26页 |
1.3.3 研究概况 | 第26页 |
1.4 攀缘植物粘附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26-37页 |
1.4.1 粘性卷须攀缘植物 | 第28-33页 |
1.4.1.1 葡萄科爬山虎 | 第28-31页 |
1.4.1.2 紫葳科猴梳藤 | 第31-32页 |
1.4.1.3 西番莲科西番莲 | 第32-33页 |
1.4.2 气生根攀缘植物 | 第33-37页 |
1.4.2.1 桑科薜荔 | 第33-34页 |
1.4.2.2 五加科常春藤 | 第34-37页 |
1.5 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37-40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3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37-38页 |
1.5.3 组织架构 | 第38-39页 |
1.5.4 创新之处 | 第39-40页 |
第二章 爬山虎吸盘的粘附行为与形态学基础 | 第40-55页 |
2.1 引言 | 第40页 |
2.2 材料和方法 | 第40-43页 |
2.2.1 植物材料 | 第40-41页 |
2.2.2 光学显微观察 | 第41页 |
2.2.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41-42页 |
2.2.4 透射电镜观察 | 第42-43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3-54页 |
2.3.1 吸盘的发生与发育 | 第43-48页 |
2.3.2 粘液的分布与形态 | 第48-52页 |
2.3.3 吸盘对基底的选择性粘附 | 第52-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爬山虎吸盘粘附系统的三维可视化 | 第55-71页 |
3.1 引言 | 第55-57页 |
3.2 材料和方法 | 第57-60页 |
3.2.1 植物材料 | 第57页 |
3.2.2 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 | 第57-58页 |
3.2.3 光学显微观察 | 第58-59页 |
3.2.4 扫描电镜观察 | 第59-60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0-70页 |
3.3.1 吸盘粘附系统的三维构筑 | 第60-63页 |
3.3.2 吸盘内草酸钙晶体的鉴定与结构特征 | 第63-65页 |
3.3.3 草酸钙晶体的三维分布、定量及作用分析 | 第65-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合果芋气生根的粘附行为与性能 | 第71-80页 |
4.1 引言 | 第71-73页 |
4.2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4.2.1 植物材料 | 第73页 |
4.2.2 形态学表征 | 第73页 |
4.2.3 力学性能测试 | 第73-7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4-79页 |
4.3.1 气生根的形态学观察 | 第74-76页 |
4.3.2 气生根的粘附力学性能 | 第76-77页 |
4.3.3 气生根对基底的选择性粘附 | 第77-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五章 合果芋气生根粘附系统的结构与机制 | 第80-94页 |
5.1 引言 | 第80页 |
5.2 材料和方法 | 第80-83页 |
5.2.1 植物材料 | 第80-81页 |
5.2.2 光学显微观察 | 第81页 |
5.2.3 扫描电镜观察 | 第81-83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83-93页 |
5.3.1 气生根的微观结构 | 第83-84页 |
5.3.2 气生根与基底粘附界面特征 | 第84-88页 |
5.3.3 气生根根毛的形变 | 第88-91页 |
5.3.4 气生根的粘附过程与机制 | 第91-9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六章 合果芋根毛的螺旋开裂机制 | 第94-106页 |
6.1 引言 | 第94-95页 |
6.2 材料和方法 | 第95-98页 |
6.2.1 植物材料 | 第95-96页 |
6.2.2 扫描电镜和光镜观察 | 第96页 |
6.2.3 透射电镜观察 | 第96页 |
6.2.4 微力学性能测试 | 第96-98页 |
6.3 结果与讨论 | 第98-105页 |
6.3.1 螺旋开裂根毛的形成过程 | 第98-100页 |
6.3.2 外力诱导根毛的结构转变 | 第100-103页 |
6.3.3 单个根毛的拉伸力学性能表征 | 第103-105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结论 | 第106-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2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2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附件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