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油藏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0-15页 |
1.2.1 对应断块储层特征及开发现状 | 第10-12页 |
1.2.2 注聚状况及开发历程 | 第12-13页 |
1.2.3 存在问题 | 第13-15页 |
1.3 工程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5-22页 |
1.3.1 工程现状 | 第15-19页 |
1.3.2 存在问题及分析 | 第19-22页 |
1.4 工程建设必要性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水质处理方法及分析 | 第24-37页 |
2.1 水质标准确定 | 第24页 |
2.2 除油研究 | 第24-29页 |
2.2.1 自然沉降试验 | 第24-25页 |
2.2.2 高梯度聚结气浮装置试验 | 第25-27页 |
2.2.3 OPS试验装置 | 第27-28页 |
2.2.4 除油研究结论 | 第28-29页 |
2.3 加药沉降试验 | 第29-31页 |
2.4 水质净化药剂 | 第31-32页 |
2.5 过滤试验 | 第32页 |
2.6 COMAG磁分离装置 | 第32-33页 |
2.7 水质稳定工艺 | 第33-36页 |
2.7.1 结垢性研究 | 第33-34页 |
2.7.2 腐蚀性研究 | 第34-36页 |
2.8 前期研究结论 | 第36-37页 |
第三章 除油方案及配套工程设计 | 第37-57页 |
3.1 设计规模 | 第37页 |
3.2 方案设计及改造 | 第37-44页 |
3.2.1 HCF&OPS除油+混凝沉降+过滤工艺(方案一) | 第37-40页 |
3.2.2 HCF & OPS除油+CoMag工艺(方案二) | 第40-42页 |
3.2.3 两方案主要建(构)筑物、设备选型及设计参数 | 第42-44页 |
3.3 配套工程设计 | 第44-52页 |
3.3.1 电气设计 | 第44-49页 |
3.3.2 自控设计 | 第49-51页 |
3.3.3 建筑结构设计 | 第51-52页 |
3.3.4 道路设计 | 第52页 |
3.4 主要工程量 | 第52-54页 |
3.5 工程投资及成本分析 | 第54-55页 |
3.5.1 工程投资估算 | 第54页 |
3.5.2 成本分析 | 第54-55页 |
3.5.3 制水成本分析 | 第55页 |
3.6 方案比选 | 第55-57页 |
3.6.1 经济技术指标比较 | 第55-56页 |
3.6.2 方案优缺点比较 | 第56页 |
3.6.3 方案推荐 | 第56-57页 |
第四章 能效及安全措施 | 第57-60页 |
4.1 能耗分析及节能措施 | 第57页 |
4.2 环境保护 | 第57页 |
4.3 劳动安全卫生 | 第57-58页 |
4.4 效益分析 | 第58-59页 |
4.5 工程建设建议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方案实施效果及评价 | 第60-77页 |
5.1 工艺技术评价 | 第60页 |
5.2 主要设施(设备)评价 | 第60-67页 |
5.2.1 HCF&OPS除油装置 | 第60-62页 |
5.2.2 混凝沉降罐 | 第62-64页 |
5.2.3 缓冲罐 | 第64-65页 |
5.2.4 全自动多介质过滤器 | 第65-67页 |
5.3 辅助流程评价 | 第67-70页 |
5.3.1 加药系统 | 第67-68页 |
5.3.2 收油系统 | 第68-69页 |
5.3.3 反冲洗系统 | 第69页 |
5.3.4 污泥处置系统 | 第69-70页 |
5.4 配套系统评价 | 第70-71页 |
5.5 实施效果评价 | 第71-73页 |
5.5.1 综合达标率评价 | 第71-72页 |
5.5.2 单项指标达标率评价 | 第72-73页 |
5.5.3 分析结论 | 第73页 |
5.6 工艺技术适用性评价 | 第73-74页 |
5.7 项目成本及运行管理评价 | 第74-75页 |
5.7.1 运营模式及管理分析 | 第74页 |
5.7.2 成本分析 | 第74-75页 |
5.7.2.1 药剂成本 | 第74页 |
5.7.2.2 电费 | 第74-75页 |
5.8 项目节能与环保评价 | 第75-77页 |
5.8.1 节能后评价 | 第75页 |
5.8.2 安全后评价 | 第75-76页 |
5.8.3 环保后评价 | 第76-7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7-78页 |
6.1 结论 | 第77页 |
6.2 建议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