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并购美国AMC影院的动因与绩效分析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1.2.1 并购概念界定 | 第14页 |
1.2.2 并购动因的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并购绩效的研究 | 第16-19页 |
1.2.4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第20-21页 |
第2章 万达并购AMC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4页 |
2.1.1 协同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2.1.2 市场势力理论 | 第22-23页 |
2.1.3 信号理论 | 第23页 |
2.1.4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第23-24页 |
2.2 并购动因与绩效理论框架 | 第24-25页 |
第3章 万达集团并购AMC过程与动因分析 | 第25-34页 |
3.1 并购背景 | 第25-28页 |
3.1.1 并购双方简介 | 第25-26页 |
3.1.2 中美电影产业现状 | 第26-28页 |
3.2 万达集团并购过程 | 第28-30页 |
3.2.1 并购事件主要进程 | 第28-29页 |
3.2.2 并购协议的主要内容 | 第29-30页 |
3.3 万达集团并购动因分析 | 第30-34页 |
3.3.1 万达集团并购动因 | 第30-31页 |
3.3.2 AMC影院公司公司出售原因 | 第31-34页 |
第4章 万达集团并购AMC的绩效分析 | 第34-50页 |
4.1 并购财务绩效分析 | 第34-44页 |
4.1.1 财务绩效指标的选取 | 第34-35页 |
4.1.2 财务绩效分析结果 | 第35-39页 |
4.1.3 主成分分析法介绍 | 第39-40页 |
4.1.4 主成分分析结果 | 第40-44页 |
4.1.5 财务绩效小结 | 第44页 |
4.2 并购非财务绩效分析 | 第44-50页 |
4.2.1 产业转型和多元化经营效益 | 第44-45页 |
4.2.2 上市推动与股价提升 | 第45-46页 |
4.2.3 国际影响力和示范效益 | 第46-47页 |
4.2.4 产业转型风险 | 第47-48页 |
4.2.5 融资与支付风险 | 第48-49页 |
4.2.6 管理风险 | 第49-50页 |
第5章 对策建议与结论 | 第50-53页 |
5.1 对万达集团的建议 | 第50-51页 |
5.1.1 制定并坚持正确战略 | 第50页 |
5.1.2 管理方式有待多元化 | 第50-51页 |
5.2 对文化行业企业的建议 | 第51页 |
5.2.1 合理选择并购对象 | 第51页 |
5.2.2 合理选择支付方式 | 第51页 |
5.3 对政府的建议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