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 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 第13-16页 |
1.4.1 创新点 | 第13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3-16页 |
第2章 私人银行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6-22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1.1 金融创新理论 | 第16-17页 |
2.1.2 金融中介理论 | 第17页 |
2.1.3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7-18页 |
2.1.4 公司战略理论 | 第18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8-19页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第3章 工商银行SX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 第22-48页 |
3.1 发展现状 | 第22-39页 |
3.1.1 基本情况 | 第22-30页 |
3.1.2 内部环境 | 第30-34页 |
3.1.3 外部环境 | 第34-39页 |
3.1.4 SX分行私人银行业务SWOT分析 | 第39页 |
3.2 存在问题 | 第39-48页 |
3.2.1 产品和服务竞争力各地区差异较大 | 第39-41页 |
3.2.2 缺乏私人银行专业人才 | 第41-42页 |
3.2.3 信息系统有待完善 | 第42-43页 |
3.2.4 组织架构与实际经营不匹配 | 第43-45页 |
3.2.5 风险防控能力不足 | 第45-48页 |
第4章 工商银行SX分行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战略设计 | 第48-60页 |
4.1 扩大工商银行私人银行的品牌影响力 | 第48-50页 |
4.1.1 统一认识全行积极联动 | 第48-49页 |
4.1.2 在全行树立典型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 第49-50页 |
4.1.3 利用现代传媒做好品牌宣传 | 第50页 |
4.2 提升产品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 | 第50-53页 |
4.3 全方位培养私人银行专业人才 | 第53-55页 |
4.4 完善现有信息服务系统 | 第55-56页 |
4.4.1 科学利用数据分析私人银行客户需求 | 第55页 |
4.4.2 利用好目前移动互联产品 | 第55-56页 |
4.4.3 领导搭建员工之间的信息平台 | 第56页 |
4.5 根据SX分行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组织组织架构 | 第56-58页 |
4.6 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防范内外部风险 | 第58-60页 |
4.6.1 采用多重手段防范反洗钱等外部风险事件 | 第58页 |
4.6.2 加强内控安防,防范内部风险事件的发生 | 第58-60页 |
第5章 工商银行SX分行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 第60-68页 |
5.1 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 第60-61页 |
5.1.1 通过多样化产品的组合搭配规避市场风险 | 第60页 |
5.1.2 完善制度确保对私人银行从业员风险防控的有效实施 | 第60-61页 |
5.2 实施全方位的营销服务 | 第61-63页 |
5.2.1 开辟全行营销分层管理的新思路 | 第61-62页 |
5.2.2 立足金融产品加大非金融产品的服务 | 第62-63页 |
5.3 构建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 | 第63-64页 |
5.3.1 加快人事制度建设,优化人才成长外部条件 | 第63-64页 |
5.3.2 健全竞争激励机制,激发人才成长内在动力 | 第64页 |
5.4 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 | 第64-65页 |
5.4.1 采用绩效合约与产品积分双轨制 | 第64-65页 |
5.4.2 明确业绩分配原则 | 第65页 |
5.5 搭建高效的IT系统 | 第65-68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8-7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8页 |
6.2 研究局限性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