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7页 |
2.1.1 中小板上市公司及其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2.1.2 内部控制及其缺陷 | 第25-27页 |
2.2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2.2.1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8页 |
2.2.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8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29页 |
3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29-38页 |
3.1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现状 | 第29-30页 |
3.1.1 关于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相关规定 | 第29页 |
3.1.2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 | 第29-30页 |
3.2 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问题分析 | 第30-38页 |
3.2.1 2011-2014 年中小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披露缺陷的情况 | 第30-33页 |
3.2.2 2014 年我国中小板内部控制缺陷的具体表现 | 第33-36页 |
3.2.3 中小板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原因 | 第36-38页 |
4 案例分析 | 第38-46页 |
4.1 公司简况及行业运营环境 | 第38-40页 |
4.1.1“*ST舜船”简况 | 第38-39页 |
4.1.2 行业运营环境 | 第39-40页 |
4.2“*ST舜船”内部控制及缺陷分析 | 第40-46页 |
4.2.1“*ST舜船”案例回顾 | 第40-42页 |
4.2.2 内部控制缺陷具体分析 | 第42-44页 |
4.2.3“*ST舜船”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 | 第44-46页 |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46-52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46-47页 |
5.2 完善中小板内部控制的建议 | 第47-51页 |
5.2.1 完善内部控制法律法规建设 | 第47-48页 |
5.2.2 改善内部控制环境 | 第48页 |
5.2.3 强化风险评估机制及控制重点业务实施 | 第48-49页 |
5.2.4 加强企业信息沟通 | 第49-50页 |
5.2.5 强化监督 | 第50-51页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51-52页 |
5.3.1 研究局限 | 第51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