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22页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3页 |
1.1.2 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1.1.3 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20页 |
1.4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20-22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1.4.2 创新点 | 第20-22页 |
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基础理论 | 第22-26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22-23页 |
2.1.1 社区的界定 | 第22页 |
2.1.2 社区养老的界定 | 第22页 |
2.1.3 城市社区的界定 | 第22-23页 |
2.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相关理论 | 第23-26页 |
2.2.1 社区照顾理论 | 第23-24页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4页 |
2.2.3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第24-26页 |
3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现状分析 | 第26-32页 |
3.1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介绍 | 第26-29页 |
3.1.1 老年人基本情况 | 第26-27页 |
3.1.2 社区养老主要模式 | 第27-29页 |
3.2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2.1 思想认识上有偏差 | 第29页 |
3.2.2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 第29页 |
3.2.3 社会参与不足 | 第29-30页 |
3.2.4 专业化水平不够 | 第30页 |
3.2.5 需求与供给差距较大 | 第30页 |
3.3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3.3.1 社区养老社会资源待整合 | 第30-31页 |
3.3.2 社区养老制度保障不健全 | 第31页 |
3.3.3 社区养老服务水平较落后 | 第31页 |
3.3.4 我市市场化发展速度缓慢 | 第31-32页 |
4 国内外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借鉴 | 第32-37页 |
4.1 国外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措施 | 第32-34页 |
4.1.1 以社区为中心探索全方位的服务方式 | 第32-33页 |
4.1.2 按服务对象的需求开发不同养老模式 | 第33页 |
4.1.3 紧跟形势变化及时壮大服务力量 | 第33-34页 |
4.2 国内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经验措施 | 第34-35页 |
4.2.1 政府在运作上给予战略性指导 | 第34页 |
4.2.2 积极引入社会各界力量 | 第34-35页 |
4.2.3 开展社会化综合服务 | 第35页 |
4.3 国内外城市社区的养老模式经验借鉴 | 第35-37页 |
4.3.1 明确社区对养老服务的作用 | 第35-36页 |
4.3.2 注重多种力量的参与 | 第36页 |
4.3.3 重视专业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 | 第36页 |
4.3.4 提供差异化的养老服务 | 第36-37页 |
5 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的构建 | 第37-41页 |
5.1 大力发展的养老模式 | 第37-38页 |
5.1.1 政府主导模式 | 第37页 |
5.1.2 居家型养老模式 | 第37-38页 |
5.1.3 “服务圈”模式 | 第38页 |
5.2 渐进发展的养老模式 | 第38-39页 |
5.2.1 政企合作主导模式 | 第38页 |
5.2.2 医护型养老模式 | 第38-39页 |
5.2.3 多功能型模式 | 第39页 |
5.3 其他可采取的养老模式 | 第39-41页 |
5.3.1 企业进驻模式 | 第39-40页 |
5.3.2 ”养老社区”模式 | 第40页 |
5.3.3 公寓型养老模式 | 第40-41页 |
6 完善哈尔滨城市社区养老模式建设的建议 | 第41-46页 |
6.1 搭建综合服务平台 | 第41-42页 |
6.1.1 加大法律法规和行政支持力度 | 第41页 |
6.1.2 实现养老资源共享 | 第41-42页 |
6.2 加强监管与评估 | 第42-43页 |
6.2.1 落实养老服务监督机制 | 第42页 |
6.2.2 引入服务项目评估机制 | 第42-43页 |
6.3 扩大社会参与力量 | 第43-44页 |
6.3.1 扩大非盈利组织参与 | 第43页 |
6.3.2 引导志愿者进行参与 | 第43-44页 |
6.4 提供有效养老供给 | 第44-45页 |
6.4.1 培养养老专业服务人才 | 第44页 |
6.4.2 拓宽养老服务项目 | 第44-45页 |
6.5 推进市场化进程 | 第45-46页 |
6.5.1 拓宽养老服务融资渠道 | 第45页 |
6.5.2 探索产业化的经营道路 | 第45-46页 |
结论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