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电市场放开环境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和选择研究
| 致谢 | 第5-6页 |
| 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4-24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2页 |
| 1.2.1 多属性决策问题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 1.2.2 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7-18页 |
| 1.2.3 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18-20页 |
| 1.2.4 多属性决策排序策略的确定 | 第20-21页 |
| 1.2.5 售电市场发展的相关研究 | 第21-22页 |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22-24页 |
| 2 包含多属性的电力客户经济性评估指标体系研究 | 第24-32页 |
| 2.1 引言 | 第24页 |
| 2.2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说明 | 第24-28页 |
| 2.2.1 售电盈利 | 第25-26页 |
| 2.2.2 客户忠实度 | 第26-27页 |
| 2.2.3 售电风险 | 第27-28页 |
| 2.3 评估数据的获取方式 | 第28页 |
| 2.4 电力客户评估指标数据预处理 | 第28-29页 |
| 2.5 售电市场发展阶段 | 第29-31页 |
| 2.5.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第29-30页 |
| 2.5.2 售电市场阶段的划分 | 第30-31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一种综合考虑主客观信息的评估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32-47页 |
| 3.1 引言 | 第32页 |
| 3.2 基于AHP的主观权重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 3.3 基于IEWM的客观权重计算方法 | 第35-36页 |
| 3.4 基于最小信息熵的综合权重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 3.5 算例分析 | 第37-45页 |
| 3.5.1 售电市场导入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 第38-39页 |
| 3.5.2 售电市场发展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 第39-41页 |
| 3.5.3 售电市场成熟阶段主观权重计算 | 第41-43页 |
| 3.5.4 发展各阶段主观权重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3.5.5 售电市场三阶段评价指标客观权重计算 | 第44-45页 |
| 3.5.6 售电市场三阶段评价指标综合权重计算 | 第45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基于改进TOPSIS的电力客户排序策略 | 第47-58页 |
| 4.1 引言 | 第47页 |
| 4.2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 第47-50页 |
| 4.2.1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计算流程 | 第47-49页 |
| 4.2.2 逼近理想解排序法逆序问题 | 第49-50页 |
| 4.3 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 | 第50-53页 |
| 4.3.1 垂面距离的解释和说明 | 第50-51页 |
| 4.3.2 改进逼近理想解排序法的计算步骤 | 第51-52页 |
| 4.3.3 ITOPSIS优势算例分析 | 第52-53页 |
| 4.4 算例分析 | 第53-57页 |
| 4.4.1 售电市场各个阶段电力客户评估结果分析 | 第54-57页 |
| 4.4.2 售电主体在售电市场各阶段客户选择建议 | 第57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5.1 对本文的总结 | 第58页 |
| 5.2 下一步的研究的方向和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附录 | 第66-7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项目经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