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分析现状 | 第11-13页 |
2 性别认同:女性主义与徐静蕾电影的主题 | 第13-25页 |
2.1 女性身份认同 | 第13-20页 |
2.1.1 个体身份认同 | 第14-16页 |
2.1.2 群体身份认同 | 第16-20页 |
2.2 身体与权利 | 第20-24页 |
2.2.1 肯定女性情欲 | 第20-22页 |
2.2.2 掌握生育权 | 第22-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3 女性视角:徐静蕾电影的叙事策略 | 第25-33页 |
3.1 建构女性话语权 | 第25-29页 |
3.1.1 聚焦点:女性视点权 | 第25-27页 |
3.1.2 叙事时空:建构女性历史 | 第27-29页 |
3.2 反抗性别格局的两性关系设置 | 第29-31页 |
3.2.1 女性主导两性关系 | 第29-30页 |
3.2.2 解除“救赎”单向性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3页 |
4 消费社会中的女性主义:徐静蕾电影的文化内涵 | 第33-44页 |
4.1 都市意象的隐喻:女性乌托邦 | 第34-37页 |
4.1.1 对公平职场的期待 | 第34-35页 |
4.1.2 要面包也要爱情 | 第35-37页 |
4.2“艺术片”到“商业片”——女性主义与主流话语的博弈 | 第37-40页 |
4.2.1 女性主义的退守?——从杜拉拉的个人服饰风格嬗变说起 | 第37-39页 |
4.2.2 消费社会·男色文化·女性主义 | 第39-40页 |
4.3 矛盾的悬置:诡计亦或无奈 | 第40-42页 |
4.3.1 诡计:和解的暂时性 | 第40-41页 |
4.3.2 无奈:女性主义的困境 | 第41-42页 |
小结 | 第42-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