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各种发电论文--太阳能发电论文

基于超级电容储能的光伏并网系统动态特性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光伏技术现状和发展前景第11-13页
        1.2.1 国内外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发展概况第11-12页
        1.2.2 光伏并网技术研究热点第12页
        1.2.3 可调式光伏并网技术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2章 光伏分类和光储系统各部分组成第14-22页
    2.1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第14-15页
        2.1.1 独立光伏发电系统第14页
        2.1.2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第14-15页
    2.2 光伏电池工作原理第15-18页
        2.2.1 太阳能电池板原理第15页
        2.2.2 太阳能电池等效模型及输出特性第15-18页
        2.2.3 最大功率点跟踪第18页
    2.3 超级电容介绍第18-21页
        2.3.1 超级电容储能原理第18-19页
        2.3.2 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第19-20页
        2.3.3 超级电容DC-DC控制第20-21页
        2.3.4 本文中超级电容对比蓄电池的优势第21页
    2.4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3章 独立光伏并网逆变器控制第22-37页
    3.1 独立并网逆变器工作原理第22-23页
    3.2 并网逆变器数学模型第23-27页
        3.2.1 abc坐标系数学模型第23-25页
        3.2.2 dq坐标系数学模型第25-27页
    3.3 独立并网逆变器控制策略第27-29页
        3.3.1 电网电压矢量控制第27-28页
        3.3.2 电流内环控制参数设计第28-29页
    3.4 并网逆变器SVPWM调制第29-32页
        3.4.1 空间矢量形成第29-30页
        3.4.2 判断电压矢量所在扇区第30-31页
        3.4.3 空间矢量信号实现第31-32页
    3.5 独立光伏并网系统仿真第32-35页
    3.6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4章 可调度式光伏系统建模与分析第37-56页
    4.1 光伏阵列建模第37-40页
    4.2 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第40-43页
        4.2.1 光伏发电升压变换器主电路参数设计第41-42页
        4.2.2 最大功率点跟踪仿真验证第42-43页
    4.3 超级电容能流管理策略第43-46页
    4.4 基于超级电容光伏系统功率平衡及控制策略第46-50页
        4.4.1 电网电压下降时的功率平衡分析第46-48页
        4.4.2 外界环境变化时的功率平衡分析第48页
        4.4.3 基于超级电容的逆变器配合控制及其参数设计第48-50页
    4.5 可调度型光伏系统建模与仿真第50-53页
        4.5.1 改进独立逆变器控制方法前后的波形对比第51-52页
        4.5.2 电网电压下降时光伏并网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第52-53页
    4.6 可调度式光伏系统低电压穿越的实现第53-55页
        4.6.1 低电压穿越的标准第53-54页
        4.6.2 低电压穿越的实现第54-55页
    4.7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基于超级电容并联方式改变的功率平抑第56-61页
    5.1 超级电容接入电网侧的可行性分析第56-57页
    5.2 功率协调控制器的控制策略第57-59页
        5.2.1 光伏功率检测与超级电容调配第57-58页
        5.2.2 储能逆变器设计第58页
        5.2.3 功率协调器算法设计第58-59页
    5.3 超级电容并入电网侧功率平抑的初步验证第59-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AMPA电站国际EPC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下一篇:基于AMR传感器智慧家庭电流测量系统的负荷识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