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设计与性能分析论文

基于ART的垃圾收集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2章 Android虚拟机与垃圾收集算法分析第16-26页
    2.1 Android系统架构第16-17页
    2.2 Android虚拟机第17-21页
        2.2.1 ART虚拟机架构第17-18页
        2.2.2 ART虚拟机与Dalvik虚拟机的差异第18-21页
    2.3 基本垃圾收集算法第21-25页
        2.3.1 引用计数算法第21-22页
        2.3.2 标记清除算法第22-23页
        2.3.3 标记压缩算法第23-24页
        2.3.4 节点复制算法第24-25页
    2.4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ART虚拟机垃圾收集算法优化分析第26-43页
    3.1 堆空间结构第26-28页
    3.2 垃圾收集算法数据结构第28-31页
        3.2.1 位图第28-30页
        3.2.2 卡表第30-31页
    3.3 垃圾收集算法实现第31-34页
        3.3.1 垃圾收集器第31-33页
        3.3.2 垃圾收集算法基本流程第33-34页
    3.4 垃圾收集场景第34-37页
        3.4.1 触发垃圾收集条件第34-35页
        3.4.2 渐进式内存分配第35-37页
    3.5 不可移动垃圾收集算法优化分析第37-41页
        3.5.1 ART对不可移动垃圾收集算法优化第37-39页
        3.5.2 不可移动垃圾收集机制瓶颈研究第39-40页
        3.5.3 递增的分代垃圾收集思想第40-41页
    3.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4章 递增分代垃圾收集算法研究第43-56页
    4.1 ART虚拟机空间压缩算法第43-45页
    4.2 递增分代垃圾收集执行时机第45-49页
        4.2.1 原有的垃圾收集选择策略第46-47页
        4.2.2 优化的垃圾收集选择策略第47-49页
    4.3 递增分代垃圾收集算法设计第49-51页
    4.4 递增分代垃圾收集算法实现第51-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6页
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64页
    5.1 实验环境第56-58页
        5.1.1 实验硬件环境第56页
        5.1.2 实验软件环境第56-57页
        5.1.3 测试方法与软件说明第57-58页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8-62页
        5.2.1 垃圾收集暂停时间对比第58-60页
        5.2.2 垃圾收集启动次数对比第60-61页
        5.2.3 垃圾收集总体时间对比第61-62页
    5.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反馈移位寄存器级联序列的周期
下一篇:面向国产处理器的二进制翻译关键优化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