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军事论文--中国军事论文--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军事教育、军事训练论文--军事院校、院校训练论文

军校犯罪实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文献综述第13-16页
    1.3 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文章的主要内容第16页
        1.3.2 文章的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犯罪学视野下的军校犯罪现象第17-26页
    2.1 犯罪学视野下的军校犯罪概念界定第17-18页
    2.2 军校犯罪现象的状况第18-19页
        2.2.1 2000 年至2015年XX军校犯罪现象的状况第18-19页
        2.2.2 2000 年至2015年全军军校犯罪现象的状况第19页
    2.3 军校犯罪现象的特点第19-23页
        2.3.1 犯罪主体为非军内人员多于军内人员,军官、士官多于学员第19-20页
        2.3.2 行为性质为财产经济犯罪占绝对比例、暴力犯罪突出第20页
        2.3.3 犯罪形式为结伙作案和内外勾结不容忽视第20-21页
        2.3.4 犯罪时空为具有相对稳定的多发期和多发区第21页
        2.3.5 发案趋势为军地互涉犯罪攀升、危害国家安全类犯罪值得警惕第21-22页
        2.3.6 应对特点为军校犯罪黑数比较大、以纪代刑现象普遍第22-23页
    2.4 军校犯罪现象的规律第23-26页
        2.4.1 起伏规律第23-24页
        2.4.2 辐射规律第24页
        2.4.3 诱发规律第24-25页
        2.4.4 选择规律第25-26页
第3章 军校犯罪原因分析第26-34页
    3.1 军校犯罪原因的宏观分析第26-30页
        3.1.1 经济因素与军校犯罪第26-27页
        3.1.2 政治因素与军校犯罪第27页
        3.1.3 文化因素与军校犯罪第27-28页
        3.1.4 司法制度与军校犯罪第28-29页
        3.1.5 专门力量与军校犯罪第29页
        3.1.6 机制落实与军校犯罪第29-30页
    3.2 军校犯罪原因的微观分析第30-34页
        3.2.1 拜金思想驱使第30-31页
        3.2.2 法律意识淡薄第31页
        3.2.3 人生追求偏移第31-32页
        3.2.4 家庭环境缺失第32-34页
第4章 军校犯罪的防控对策第34-42页
    4.1 司法预防、社会预防、情景预防理论概述第34-35页
        4.1.1 司法预防理论概述第34页
        4.1.2 社会预防理论概述第34-35页
        4.1.3 情景预防理论概述第35页
    4.2 基于三种预防理论的军校犯罪防控对策第35-42页
        4.2.1 进一步完善相关刑事司法制度第35-38页
        4.2.2 进一步完善军地防控机制第38-40页
        4.2.3 进一步完善军校防控手段第40-42页
结语第42-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46-47页
致谢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聚能侵彻体作用混凝土结构靶毁伤效应研究
下一篇:高动态载体姿态测量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