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赣州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更新规划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1.3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4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3 技术路线第12-14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1.3.1 文物保护单位第14页
        1.3.2 历史建筑第14页
        1.3.3 历史文化街区的概念第14页
        1.3.4 整体性保护的概念第14-15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案例分析第18-24页
    2.1 相关基础理论第18-19页
        2.1.1 文化生态学理论第18页
        2.1.2 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理论第18页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19页
        2.1.4 有机更新理论第19页
    2.2 案例分析第19-24页
        2.2.1 西安大明宫地区保护与改造总体规划第19-20页
        2.2.2 成都宽窄巷子第20-21页
        2.2.3 上海新天地第21-23页
        2.2.4 案例分析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分析第24-50页
    3.1 区位分析第24-25页
    3.2 历史沿革第25-27页
        3.2.1 赣州历史沿革第25-26页
        3.2.2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第26-27页
    3.3 社会经济现状第27-28页
    3.4 用地现状第28-30页
    3.5 道路交通现状第30-31页
    3.6 市政设施现状第31-32页
    3.7 建筑现状第32-39页
        3.7.1 建筑年代第32-33页
        3.7.2 建筑结构第33-34页
        3.7.3 建筑质量第34-36页
        3.7.4 建筑层数第36-37页
        3.7.5 建筑风貌第37-38页
        3.7.6 建筑功能第38页
        3.7.7 建筑现状小结第38-39页
    3.8 文保单位和历史遗迹现状分析第39-42页
    3.9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的现状特点第42-50页
第四章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价值评估及上位规划解读第50-55页
    4.1 街区价值评估第50-51页
        4.1.1 评估依据第50页
        4.1.2 评估原则第50页
        4.1.3 街区历史价值第50-51页
        4.1.4 街区社会价值第51页
        4.1.5 街区文化价值第51页
    4.2 上位规划解读第51-55页
        4.2.1 赣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第51-52页
        4.2.2 赣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6—2020)第52-53页
        4.2.3 上位规划小结第53-55页
第五章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整体性保护规划第55-64页
    5.1 总则第55-56页
        5.1.1 保护目标第55页
        5.1.2 保护原则第55-56页
        5.1.3 保护策略第56页
    5.2 保护框架与区划第56-60页
        5.2.1 保护框架第56-58页
        5.2.2 保护区划及管理措施第58-60页
    5.3 保护措施第60-62页
    5.4 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62-64页
第六章 郁孤台历史文化街区整治更新规划第64-81页
    6.1 环境整治第64-67页
        6.1.1 绿化环境整治第64-66页
        6.1.2 街区建筑环境整治第66-67页
    6.3 街区人口调整第67-68页
        6.3.1 居住人口控制第67页
        6.3.2 游客容量控制第67-68页
    6.4 街区社会结构和功能调整、经济恢复第68-70页
        6.4.1 街区社会结构和功能调整第68-69页
        6.4.2 街区经济恢复第69-70页
    6.5 街区道路交通规划第70-71页
    6.6 旅游规划第71-73页
        6.6.1 游览线路组织规划第71-72页
        6.6.2 交通游线第72-73页
    6.7 街区市政设施规划第73-78页
        6.7.1 给水规划第73-75页
        6.7.2 排水规划第75-77页
        6.7.3 电力规划第77页
        6.7.4 电信规划第77页
        6.7.5 环卫工程设施规划第77-78页
    6.8 规划实施第78-81页
第七章 结束语第81-82页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第81页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稻秆微波热解系统设计及试验研究
下一篇:地下水环境下混凝土碳化深度多因素模型及耐久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