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4-20页 |
1.2.1 智能电网中移动互联网需求 | 第14-15页 |
1.2.2 智能电网监测中宽带无线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 第15-19页 |
1.2.3 输电线路监测异构无线网络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输电线路异构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 第22-37页 |
2.1 总体架构及组网策略 | 第23-26页 |
2.2 基于 802.11 的WMN体系架构 | 第26-31页 |
2.2.1 WMN组网架构 | 第26-27页 |
2.2.2 802.11 协议介绍 | 第27-29页 |
2.2.3 WMN路由协议介绍 | 第29-31页 |
2.3 LTE网络体系结构 | 第31-36页 |
2.3.1 网络架构及网元功能 | 第31-32页 |
2.3.2 LTE主要接口协议栈 | 第32-35页 |
2.3.3 LTE主要关键技术介绍 | 第35-3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输电线路异构网络路由技术研究 | 第37-62页 |
3.1 基于能量均衡和网络状态认知的WMN重构技术研究 | 第37-54页 |
3.1.1 WMN跨层优化设计系统建模 | 第38-40页 |
3.1.2 跨层设计与能量均衡 | 第40-49页 |
3.1.3 基于能量均衡的网络认知重构系统优化 | 第49-54页 |
3.2 输电线路异构网络路由融合技术研究 | 第54-60页 |
3.2.1 HOLSR和OSPF融合原理及实现 | 第55-57页 |
3.2.2 OSPF协议穿透LTE网络技术研究 | 第57-6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输电线路WMN骨干网络性能研究 | 第62-83页 |
4.1 802.11n高吞吐量技术 | 第64-68页 |
4.1.1 PHY层性能参数 | 第64-67页 |
4.1.2 MAC层性能参数 | 第67-68页 |
4.2 多跳Mesh网中 802.11n的参数优化配置方法 | 第68-70页 |
4.3 扩展 802.11n的单跳通信距离的参数优化配置技术 | 第70-76页 |
4.3.1 影响通信距离的MAC层参数分析 | 第71-72页 |
4.3.2 影响通信距离的MAC层参数优化 | 第72-76页 |
4.4 支持多跳高吞吐量的异频组网技术研究 | 第76-82页 |
4.4.1 异频组网原理及信道分配 | 第77-79页 |
4.4.2 多模多信道异频组网性能仿真 | 第79-82页 |
4.4.3 性能测试 | 第8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输电线路无线异构网络抗干扰技术研究 | 第83-111页 |
5.1 WMN基于频谱态势综合感知的抗干扰研究 | 第84-96页 |
5.1.1 基于功率谱的频谱感知 | 第84-87页 |
5.1.2 基于MAC层PHYERR和CRCERR参数的间接干扰源感知 | 第87-90页 |
5.1.3 基于频谱态势综合感知的抗干扰技术 | 第90-96页 |
5.2 基于先进小区干扰协调技术的LTE网络联合资源分配 | 第96-109页 |
5.2.1 系统模型与问题建模 | 第97-105页 |
5.2.2 性能仿真 | 第105-10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9-111页 |
第六章 输电线路异构网络示范工程建设及验收成果 | 第111-118页 |
6.1 示范工程建设 | 第111-113页 |
6.2 示范工程测试验收 | 第113-115页 |
6.3 课题成果及鉴定 | 第115-117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7-118页 |
第七章 论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18-121页 |
7.1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118-119页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19-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8页 |
附录 1 | 第128-131页 |
附录 2 | 第131-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140页 |
附件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