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前言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4.1 国内外校园植物景观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2 国内外景观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6 论文研究的框架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基本理论研究 | 第19-22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植物群落 | 第19页 |
2.1.2 植物景观 | 第19页 |
2.1.3 植物景观设计 | 第19页 |
2.1.4 景观评价 | 第19-20页 |
2.2 基本理论研究 | 第20-22页 |
2.2.1 植物学理论 | 第20页 |
2.2.2 观赏植物学理论 | 第20页 |
2.2.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0页 |
2.2.4 群落生态学理论 | 第20-21页 |
2.2.5 物种多样性理论 | 第21-22页 |
3 哈尔滨市高校植物景观生态特征调查研究 | 第22-42页 |
3.1 调查地点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4页 |
3.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4-28页 |
3.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40页 |
3.2.1 哈尔滨高校样地植物景观生态结构特征分析 | 第28-35页 |
3.2.2 哈尔滨高校样地植物景观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35-37页 |
3.2.3 哈尔滨高校植物景观生态功能分析 | 第37-40页 |
3.3 小结 | 第40-42页 |
4 哈尔滨高校典型植物景观综合评价分析 | 第42-53页 |
4.1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42-50页 |
4.1.1 评价体系的意义 | 第42页 |
4.1.2 评价方法的确立 | 第42页 |
4.1.3 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2-43页 |
4.1.4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43-44页 |
4.1.5 评价权重值的计算 | 第44-47页 |
4.1.6 评价指标的计算 | 第47-48页 |
4.1.7 基本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 | 第48-50页 |
4.1.8 综合评价分值的确定 | 第50页 |
4.2 评价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4.3 小结 | 第51-53页 |
5 哈尔滨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 | 第53-68页 |
5.1 哈尔滨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53-54页 |
5.2 哈尔滨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对策 | 第54-55页 |
5.3 哈尔滨市高校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示例 | 第55-67页 |
5.3.1 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 | 第55-59页 |
5.3.2 建筑附属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 | 第59-63页 |
5.3.3 休闲绿地植物群落景观优化设计 | 第63-67页 |
5.4 小结 | 第67-68页 |
6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