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 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三)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17-19页 |
| 1.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2. 写作思路 | 第18-19页 |
| 二、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的相关概述 | 第19-25页 |
| (一)情境的概述 | 第19-21页 |
| 1. 情境的定义 | 第19页 |
| 2. 情境与情景的区别 | 第19-20页 |
| 3 情境的特点 | 第20-21页 |
| (二)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的内涵 | 第21-23页 |
| 1. 档案信息服务 | 第21-22页 |
| 2. 情境服务 | 第22页 |
| 3. 档案信息情境服务 | 第22-23页 |
| (三)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的优势 | 第23-25页 |
| 1. 用户需求定位更准确 | 第23页 |
| 2. 服务自适应性更强 | 第23-24页 |
| 3. 档案信息获取更方便 | 第24-25页 |
| 三、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的定位 | 第25-35页 |
| (一)观念层面 | 第25-26页 |
| 1. 以用户为中心的情境服务理念 | 第25-26页 |
| 2. 关注用户需求的情境服务思维 | 第26页 |
| (二)用户层面 | 第26-28页 |
| 1. 由实体用户转变为情境用户 | 第26-27页 |
| 2. 基于情境相似性挖掘潜在用户 | 第27-28页 |
| (三)资源层面 | 第28-31页 |
| 1. 档案信息的可视化 | 第29页 |
| 2. 档案信息的可近性 | 第29-31页 |
| (四)技术层面 | 第31-35页 |
| 1. 情境感知技术 | 第31-32页 |
| 2. 情境建模技术 | 第32-33页 |
| 3. 基于情境的信息发布技术 | 第33页 |
| 4. 基于情境的信息检索技术 | 第33页 |
| 5. 基于情境的信息推送技术 | 第33-35页 |
| 四、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的实施 | 第35-56页 |
| (一)用户情境分析与建模 | 第35-44页 |
| 1. 用户情境的定义与分类 | 第35-36页 |
| 2. 用户情境因素对档案信息服务的影响 | 第36-38页 |
| 3. 用户情境信息识别与获取 | 第38-40页 |
| 4. 用户情境信息处理 | 第40页 |
| 5. 用户情境信息合成更新 | 第40-42页 |
| 6. 用户情境模型表示 | 第42-44页 |
| (二)情境服务下档案信息的组织 | 第44-50页 |
| 1. 面向用户情境的档案信息搜集 | 第44页 |
| 2. 围绕用户情境的档案信息分类 | 第44-45页 |
| 3. 档案信息的情境描述与建模 | 第45-46页 |
| 4. 档案信息的过滤与相似性匹配 | 第46-49页 |
| 5. 档案信息的存储与合成更新 | 第49-50页 |
| (三)档案信息情境服务系统设计的设想 | 第50-56页 |
| 1. 系统功能 | 第50-51页 |
| 2. 系统架构 | 第51-52页 |
| 3. 系统的实现 | 第52-53页 |
| 4. 系统工作流程 | 第53-54页 |
| 5. 系统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4-56页 |
| 五、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一)结论 | 第56-57页 |
| 1.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56-57页 |
| 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7页 |
| (二)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