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绪论 | 第12-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3 简要评述 | 第17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9-22页 |
2 理论基础研究 | 第22-26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1.1 低碳经济 | 第22页 |
2.1.2 土地集约利用 | 第22-23页 |
2.1.3 土地低碳集约利用 | 第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6页 |
2.2.1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3-24页 |
2.2.2 空间区位理论 | 第24页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4-25页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5-26页 |
3 土地利用变化及碳排放效应 | 第26-38页 |
3.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3.1.1 研究区概述与界定 | 第26-27页 |
3.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27页 |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7-30页 |
3.2.1 土地利用类型及数量变化分析 | 第27-28页 |
3.2.2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 第28-29页 |
3.2.3 土地利用效益变化分析 | 第29-30页 |
3.3 碳排放量估算与分析 | 第30-34页 |
3.3.1 测算方法 | 第30-31页 |
3.3.2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3.4 土地利用效益与碳排放量相关性分析 | 第34-38页 |
4 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评价 | 第38-48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40页 |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第38-39页 |
4.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9-40页 |
4.2 指标权重确定 | 第40-42页 |
4.3 评价模型构架 | 第42-44页 |
4.3.1 构建多级递阶结构模型 | 第42页 |
4.3.2 各层次突变系统类型识别 | 第42-43页 |
4.3.3 由分歧集推导归一公式 | 第43页 |
4.3.4 利用归一公式求取突变级数值 | 第43页 |
4.3.5 评价等级划分 | 第43-44页 |
4.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4-48页 |
5 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障碍因素诊断 | 第48-52页 |
5.1 障碍因素诊断方法 | 第48页 |
5.2 诊断结果分析 | 第48-52页 |
6 开封市城市土地低碳集约利用机制构建 | 第52-58页 |
6.1 市场配置机制 | 第52-53页 |
6.2 政府调控机制 | 第53-54页 |
6.3 公众参与机制 | 第54-55页 |
6.4 科技推进机制 | 第55-58页 |
7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58-60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7.2 创新与不足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