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轮步式机器人电动作动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电动作动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2-15页
        1.3.1 交流伺服电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第12页
        1.3.2 伺服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2-14页
        1.3.3 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第14-15页
    1.4 本文内容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PMSM伺服控制系统设计与仿真第16-41页
    2.1 三相PMSM结构第16页
    2.2 三相PMSM数学模型第16-20页
        2.2.1 坐标系统第16-17页
        2.2.2 自然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第17页
        2.2.3 坐标变换第17-18页
        2.2.4 旋转坐标系下数学模型第18-20页
    2.3 三相PMSM伺服控制第20-26页
        2.3.1 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第20页
        2.3.2 伺服系统构成第20页
        2.3.3 电流控制器(ACR)第20-22页
        2.3.4 速度控制器(ASR)第22-23页
        2.3.5 位置控制器(APR)第23-25页
        2.3.6 电流控制策略第25-26页
    2.4 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第26-32页
        2.4.1 SVPWM简介第26-28页
        2.4.2 SVPWM的合成原理第28-30页
        2.4.3 SVPWM的实现步骤第30-32页
    2.5 PMSM伺服系统仿真第32-40页
        2.5.1 伺服系统仿真模型第32-33页
        2.5.2 各子模块搭建第33-36页
        2.5.3 仿真波形与分析第36-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电动作动系统的硬件设计第41-57页
    3.0 系统硬件结构第41-42页
    3.1 主电源滤波单元第42-43页
    3.2 控制电源设计第43-46页
        3.2.1 控制电源概述第43页
        3.2.2 电平转换电路第43-46页
    3.3 控制器简介与功能概述第46-47页
    3.4 智能功率模块第47-50页
        3.4.1 智能功率模块简介第47-48页
        3.4.2 电流检测电路第48页
        3.4.3 温度保护电路第48-50页
    3.5 外围电路设计第50-56页
        3.5.1 主电流检测电路第50页
        3.5.2 主电压检测电路第50-51页
        3.5.3 数字隔离电路第51-52页
        3.5.4 位置、转速检测电路第52-55页
        3.5.5 制动器驱动电路第55-56页
        3.5.6 数据通信电路第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四章 电动作动系统的软件设计第57-65页
    4.1 软件结构搭建第57页
    4.2 主程序设计第57-58页
    4.3 矢量控制程序设计第58-60页
    4.4 位置、转速检测程序设计第60-61页
        4.4.1 位置、转速信息采集第60页
        4.4.2 多圈位置采集第60-61页
    4.5 定时器程序设计第61-62页
    4.6 串口通信程序设计第62-64页
        4.6.1 串口初始化第62页
        4.6.2 数据帧定义第62-63页
        4.6.3 数据通信第63-64页
    4.7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五章 基于LabVIEW的伺服系统测控平台设计第65-75页
    5.1 LabVIEW简介第65页
    5.2 上位机功能概述第65-66页
    5.3 上位机前面板设计第66-70页
        5.3.1 控件简介第66-67页
        5.3.2 时序配置界面设计第67-68页
        5.3.3 控制与显示界面设计第68-70页
    5.4 上位机程序框图设计第70-74页
        5.4.1 程序框图结构设计第70-71页
        5.4.2 程序设计主要思想第71页
        5.4.3 时序配置程序设计第71-72页
        5.4.4 数据通信程序设计第72-74页
        5.4.5 数据显示、存储程序设计第74页
    5.5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实验验证与测试结果分析第75-81页
    6.1 数据通信测试第75-76页
        6.1.1 上位机数据发送第75-76页
        6.1.2 DSP数据发送第76页
    6.2 旋变激励与反馈信号测试第76-78页
        6.2.1 旋变激励信号测试第76-77页
        6.2.2 旋变反馈信号测试第77-78页
    6.3 转速跟踪实验第78页
    6.4 位置跟踪实验第78-80页
        6.4.1 阶跃位置信号测试结果第78-79页
        6.4.2 正弦位置信号测试结果第79-80页
    6.5 本章小结第80-8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81-83页
    7.1 总结第81页
    7.2 展望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发表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第87-88页
致谢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信息共享机制的多种群微粒群算法研究
下一篇:小波理论与粒子群相结合的图像去噪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