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贵重金属论文--金论文

西秦岭八卦庙和丁马含金剪切带构造地球化学对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引言第9-30页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第9-13页
        1.1.1 特殊构造背景第9-12页
        1.1.2 金矿类型归属第12页
        1.1.3 构造演化与金矿关系研究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24页
        1.2.1 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床及基本特征第13-17页
        1.2.2 造山型金矿及基本特征第17-20页
        1.2.3 含金剪切带中构造-流体作用与成矿第20-24页
        1.2.4 存在的关键性问题第24页
    1.3 研究内容与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4-25页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第24-25页
        1.3.2 研究内容第25页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完成工作量第25-28页
        1.4.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5-27页
        1.4.2 完成工作量第27-28页
    1.5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第28-30页
2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及成矿第30-44页
    2.1 区域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第30-36页
        2.1.1 两类不同的造山带基底岩系与基底构造层第30-31页
        2.1.2 主造山期(Pt_3-T_2)板块构造体制下的构造地层岩石单元第31-36页
        2.1.3 主造山期后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叠加改造及物质组成记录第36页
    2.2 西秦岭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第36-39页
        2.2.1 凤太沉积盆地(D-T)第37-38页
        2.2.2 西成沉积盆地(D-C)第38-39页
        2.2.3 礼岷沉积盆地(D-C)第39页
    2.3 龙门山北段复合造山带构造演化第39-41页
    2.4 区域构造变形样式第41-42页
    2.5 区域金矿分布第42-44页
3 典型金矿床地质特征第44-59页
    3.1 陕西八卦庙金矿床第44-52页
        3.1.1 矿区地质第44-47页
        3.1.2 矿体与矿石特征第47-50页
        3.1.3 围岩蚀变第50-52页
    3.2 陕川丁家林-太阳坪-董家院金矿床第52-59页
        3.2.1 矿区地质第52-55页
        3.2.2 矿体与矿石特征第55-58页
        3.2.3 围岩蚀变第58-59页
4 含金脆韧性剪切带的构造岩相学研究第59-75页
    4.1 八卦庙含金脆韧性剪切带第59-66页
        4.1.1 赋矿岩相学特征第59-63页
        4.1.2 构造-岩相学单元划分及特征第63-66页
    4.2 丁马含金脆韧性剪切带第66-75页
        4.2.1 赋矿岩相学特征第66-70页
        4.2.2 构造-岩相学单元划分及特征第70-75页
5 含金脆韧性剪切带构造岩相地球化学特征第75-121页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第75-85页
    5.2 岩石化学特征第85-89页
        5.2.1 八卦庙脆韧性剪切带第85-88页
        5.2.2 丁马脆韧性剪切带第88-89页
    5.3 微量元素特征第89-92页
        5.3.1 八卦庙脆韧性剪切带第89-91页
        5.3.2 丁马脆韧性剪切带第91-92页
    5.4 稀土元素特征第92-95页
        5.4.1 八卦庙脆韧性剪切带第92-94页
        5.4.2 丁马脆韧性剪切带第94-95页
    5.5 显微构造-矿物化学成分特征第95-121页
        5.5.1 自然金第95-97页
        5.5.2 载金硫化物第97-101页
        5.5.3 云母类矿物第101-107页
        5.5.4 绿泥石第107-111页
        5.5.5 铁碳酸盐矿物第111-121页
6 脆韧性剪切带的递进构造变形与金成矿第121-147页
    6.1 构造岩成岩成矿的物质来源第121-126页
        6.1.1 构造岩原岩的蚀源区恢复第121-123页
        6.1.2 矿物地球化学的启示第123-126页
    6.2 构造动力学条件与地球化学岩相学类型第126-136页
        6.2.1 构造岩变质T、P估计及变质相分析第126-134页
        6.2.2 脆韧性剪切带的地球化学岩相学类型第134-136页
    6.3 构造-流体叠加成岩成矿第136-138页
    6.4 递进构造变形与成岩成矿第138-147页
        6.4.1 锆石SHRIMP U-Pb法定年第138-142页
        6.4.2 八卦庙含金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第142-144页
        6.4.3 丁马含金剪切带构造变形序列第144-145页
        6.4.4 卡林型、类卡林型、造山型金矿对比第145-147页
7 结论第147-149页
致谢第149-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64页
图版及说明第164-175页
附录第175页

论文共1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西段仲巴地区岩浆活动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下一篇:罗平地区炼锌废渣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及稳定化实验